我觀察了那女孩,她顯然是受過高等教育,而且跟我們志趣大致相投,我之所以這麼說,是以兩點事實作為論據:其一是他的那位局長男友,是志趣文雅的人,歷屆女朋友沒有不是文青的。其二是她沒有參與到太太們的麻將團或孩子們的摘花團,而津津有味地坐在那裡聽我們清談,時不時插兩句嘴,也不算太離譜。
直到此時,我還當她是在開玩笑,於是圍繞當年打麻雀之類的荒唐事繼續聊。此後,我們聊了餓死上千萬人的「自然災害」;聊請人提意見,然後將提意見者打成右派的「引蛇出洞」;聊為了救公家的電線桿而被洪水沖走的英雄;聊一位老前輩無意間用印有領袖像的報紙擦屁股惹下的半輩子禍端……
我有些迂腐地講這些,是想向她說明,比趕麻雀還荒誕的事情還非常多,並不是我編出來的,朋友們也紛紛站出來向她證明我說的是真事情,不是編荒誕故事騙她的。
之後的場面就變得有些荒誕了。幾個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老男人圍著一個80後的小美女,七嘴八舌苦口婆心地講解起來,但如同在街邊上推銷狗皮膏藥的人那樣,越是口沫橫飛,效果越不理想。她只是禮貌性地笑著點頭,但眼神中的疑惑與不相信的神情足以讓人崩潰。
直到散場,我都被這種質疑與困惑的眼神折磨著,這些在我們看來是常識的東西,到她們那裡卻成了醉鬼們編來騙人的荒誕故事,這些事的發生時間,遠的四十年,近的十幾年,卻已變得比黑芝麻落進油漆裡那樣難以分辨清楚。
很難相信,眼前這個在心中暗暗視我為騙子的小美女,是受了完整高等教育的文科生。也許她們所受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忘卻,他們接觸的課外讀物和影視作品,所起的功用無不是如此。那些歷史與玄幻的雜交物,讓他們行走在半天雲之中,對古代的帝王將相和才子佳人們的癡情怨恨感同身受,卻對現實中人們的苦痛與掙扎置若惘聞。他們被製造成一個個精通各種謀生手藝而不明是非與善惡的機器人。這本是一種人為的導向結果,但被某些媒體和社會學家解釋為自發的行為。
不久前,美國《時代》週刊以「自我一代」為題,報道了中國80後年輕人只重經濟不關心政治,將其成因歸結為「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使然。這樣的解釋,顯然是想爬上樹枝頭去找魚,充滿了荒唐而搞怪的意味。
[/ft][/M]
qq空間日誌:疼你的方式 http://wWw.yaoyaowu.com/?/QQriji/2007-09-13/17511.htmlqq日誌:愛情轉移 http://Www.yaoyaowu.com/?/QQriji/2007-09-13/17510.htmlqq日誌:真正愛你的男生 http://wwW.yaoyaowu.com/?/QQriji/2007-09-13/17509.html
[原創的日誌允許在日誌後面帶一個作者的Qzone地址(含超級鏈接),來信請註明是否原創以及你的Qzone地址,搖搖屋感謝大家的投稿!]如果你的日誌也想投稿的話,可以發送到搖搖屋的郵箱:[email protected],我們會把個性的日誌選登在搖搖屋上,與千萬網友分享!
http://WWw.yaoyaow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