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搞定QQ木馬病毒

一波三折搞定QQ木馬病毒
  前幾天,同學在QQ上收到一個人傳來的文件(見圖1),十分欣喜地打開,結果什麼都沒有,然後就發現自己也在不停地給人傳文件,於是找我幫忙清除。其查殺過程一波三折,現成此文,以供大家參閱。

  

  1.輕鬆搞定偽裝品

  先刪除了他接收到的文件,然後用進程查看軟件TroyanFindInfo(下載地址:http:// nj.onlinedown.net/soft/36670.htm)查看一下系統中所有進程。很快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進程(見圖2),雖然名稱是RUNDLL32.EXE,但其他的諸如版本、產品名、說明都和微軟的RUNDLL32.EXE不同。

  

  另外,該文件保存在System目錄下,而同學的系統是Windows 2000,系統自帶的RUNDLL32.EXE應該保存在System32的文件夾中。基於以上的判斷,初步斷定該進程為木馬進程,於是就用TroyanFindInfo中的「Edit→Kill process」(編輯→結束進程)關閉掉該進程。同時把C:\WINNT\System\目錄下的木馬原文件也刪除。最後在註冊表中查找所有的開機自啟動項目,找到和剛才刪除的RUNDLL32.EXE有關的鍵值即可。

  小提示

  ★進程查看軟件很多,比如以前介紹過的IceSword,本文介紹的TroyanFindInfo等。我個人喜歡用TroyanFindInfo,因為它比較小巧,信息也比較全面,實用。當你自己不能判斷出進程文件時,還可以點擊「Save」(保存)按鈕,保存好LOG文件,然後傳給高手,讓他幫忙分析。

  ★以前大多數QQ病毒都是通過發送病毒網站地址來傳播的,現在也有不少通過QQ直接發送病毒文件,比如,使用圖片圖標的EXE文件,大家在接收來自好友或陌生人的消息及文件時一定要提高警惕,最好先詢問一下對方是否發過該信息或文件,以免無畏中招。

  ★開機自啟動在註冊表裡的具體位置可以參見本刊2005年第1期的《中毒後遺症,妙手來清除》。

  2.清除病毒的「幕後黑手」

  本來以為是一個Easy Case,可剛回到家,同學就打來電話說好像木馬沒清除乾淨。過去一看,果然又出現了原來的狀況。按照剛才介紹的方法先行處理過後,再回想一下整個操作,推斷出可能木馬把自己的分身隱藏到了系統的某個角落。

 於是打開「我的電腦」,在菜單欄上點擊「工具→文件夾選項」,在彈出的「查看」選項卡裡將「隱藏受保護的操作系統文件(推薦)」和「隱藏已知文件類型的擴展名」兩項的勾選去除,再選中「隱藏文件和文件夾」裡的「顯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夾」(見圖3)。

  

  進入系統目錄裡,仔細看了一下WINNT、System、System32的目錄,果然不出所料,發現了「?.exe」和「notepad?.exe」兩個特殊的文件,根據剛才查殺System目錄下RUNDLL32.EXE的經驗,這些文件既不是系統自帶的程序,文件的屬性又和剛才刪除的RUNDLL32.EXE屬性類似,可以推斷出這些文件就是木馬文件,自然將其刪除。最後,再去註冊表,檢查一下所有的啟動項目。

  小提示

  ★系統自帶程序都有各自特定位置和圖標,比如開始要刪除的「RUNDLL32.EXE」,如果是系統自帶程序,那在Windows 2000/XP中保存在系統目錄裡的System32文件夾裡。

  ★類似於「 .exe」和「notepad?.exe」這類的木馬文件的命名抓住了人們心理上的弱點,對相似東西會忽略掉。如果隱藏了擴展名,本例中的這兩個文件粗粗看一眼就很容易忽略掉。還有一種就是用比較類似的字母或者數字來代替,達到混淆的目的,比如「I」(大寫I)、「l」(小寫L)、「1」(數字1)或者是「O」(字母O)「0」(數字0)就很容易拿來混淆。

  3.最終善後

  好事多磨,當我正暗自得意時,突然發現所有應用程序都無法使用,還彈出如圖4所示提示,於是繼續解決問題:到Window的系統目錄裡把「Regedit.exe」的擴展名改為COM,不理會警告再運行,即可打開「註冊表編輯器」,然後再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Classes\exefile\shell\open\command]將「默認」鍵值改回「%1 %*」。再以「?」和「notepad?」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結果又發現註冊表的一處鍵值,即[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Classes\txtfile\shell\open\command]也被修改成了「notepad? %1」,修改回默認的「NOTEPAD.EXE %1」即可。

  最後,為了保險起見,再用安裝的殺毒軟件對系統進行了全面的查毒,發現QQ目錄中的「TIMPlatform.exe」也是木馬,去QQ的目錄裡一看,發現還有一個文件「TIMP1atform.exe」,經過查看屬性,查毒,確認它是被木馬改名的原「TIMPlatform.exe」文件,改回後,一切正常。

  

  小提示

  ★在檢查註冊表時一定要眼尖,看清楚鍵值是不是給做了手腳,是不是多加了一個空格,或使用了混淆字母。

  ★當發現查殺完木馬後系統出現異常,很有可能是其留下了諸多的後遺症,具體處理方法詳見本刊2005年第1期的《中毒後遺症,妙手來清除》。

  ★推薦在手動清理完木馬後再用殺毒軟件對系統進行徹底的查殺。

  小編有話說:無獨有偶,小編最近也手動清除了幾次病毒,使用的工具是RegFix(下載地址:http://nj.onlinedown.net/soft/25562.htm)及IceSword(http://www.newhua.com/cfan/200508/icesword.rar),前者可用於修復註冊表,後者則是非常不錯的手工殺毒必備軟件。其實只要用得順手,使用任何工具都可以解決問題,整個流程就像本文介紹的那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綜合資訊大全
金牌測算
免費起名
免費測名
個性網名
個性簽名
個性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