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當全智賢飾演的女主角惠英,因為一盆雛菊而與殺手樸義,國際行警鄭宇展開了錯綜複雜的三角戀情的時候,我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悲哀。開心的是,能在今生遇到彼此相愛的人,不的不承認是一種難得而珍貴的緣分;但難過的是,直到瀕臨死亡的那一刻,卻發現原來自己愛錯了人,自己愛的人其實一直在自己的身後默默關心守護自己,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雛菊」從一開始就因為一個個陰差陽錯而造成的美麗的錯誤而展開,注定了它令人扼腕唏噓不已的無言結局。這是一份未完成的愛,無論是對惠英和樸義隱忍在心中的愛,抑或是對鄭宇和惠英錯誤短暫的愛,亦是如此。正如同雛菊的花語——「不能發育的愛」「隱藏的愛」,從而更充分地昭示了這份心痛而悲哀的愛情。 影片剛開始以慢進風格帶觀眾進入畫面,如油畫般深邃多變,特別是雛菊的海洋和光影交疊時產生的視覺震撼很符合愛情篇的基調。而當柔媚的畫面輕輕打動你的時候,影片快速進入高潮,黑幫、愛情同時亮相,很有「無間道」中撲朔迷離的情節味道,卻又不失韓劇貫有的唯美風格。溫柔恬靜的惠英,正是雛菊「默默隱忍,靜靜綻放」的象徵。她單純甜美,純淨的似乎不容一絲雜質,每日安靜地。用畫筆書寫自己的情感,書寫著她心中含苞待放的雛菊--那一份小小的對愛情的憧憬。因為準備4月15日的畫展,惠英要去一個小鎮寫生,描畫那裡的大片雛菊。卻在一次過河途中不小心落水,而這一切都被之前一直默默關注她的殺手樸義看在眼裡。他為她重修了橋,並找回了惠英的畫筆。但他始終沒讓惠英知道這一切是他所做,他不能對她訴說他心中對她深深的愛。因為他是個殺手,在他相識惠英的兩天之前。他無法給予她安穩與承諾,因此只好將這份愛深深隱瞞在心中。惠英感激那個在她身邊默默關心她的人,因而畫了一幅雛菊放在橋上,送給那個不知名的人以示感激。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惠英回到了那個充滿藝術氣息的阿姆斯特丹的城市。但每天在4點15分,準時會有一盆雛菊送到她家門口。惠英的心情是激動而遺憾的,她明白這個送雛菊的人是那個總在身後默默守護她的人,她已經漸漸對他產生了依賴與喜歡;遺憾的是,她始終不知道那個人在是誰,只能苦苦地在等待中煎熬。可是陰差陽錯,惠英在阿姆斯特丹的廣場上替人寫生的時候遇到了拿著雛菊向她走來的鄭宇,便誤認為那便是一直默默守護他的人,她一直苦苦等待的人。殊不知,鄭宇只是因為要查案而偶然遇到她的一個國際行警。一切,就因這一個個無法言說,美麗而感傷的誤會,就此發生。一段錯綜複雜的三角愛戀,從此三人命運就此改變 記得,欣賞這部電影的時候,我一共落淚3次。第一次是在惠英因槍戰失聲後,在廣場給人寫生時,終於和一直默默守護她的人--樸義相遇。惠英幫樸義畫畫,卻一臉悲傷地畫成了她以為她心中所愛的鄭宇,終於惠英忍不住淚流滿面。而樸義,更是一臉驚慌的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看到這裡,我也不禁潸然淚下,不僅為惠英癡情而令人憐惜的模樣,更有一種悲涼在我心中湧動。惠英,她始終不知道,在她為另一個人心痛地時候,在她面前的,才是那個她心中一直等待並深深愛著的人啊。我抑制不住淚流滿面地在心底大叫,「傻惠英,不要難過了,看看你面前的人,他才是你一直等待並值得你愛的人啊……」 第2次落淚,是在樸義,鄭宇同時出現,惠英家的時候。惠英日夜思念的鄭宇出現了,她激動,她難過,她甚至失態地忘記了還有站在門裡的樸義,只顧著一臉癡癡地望著鄭宇,什麼也說不出來,最終捶打著門欖失聲痛哭。惠英那為愛隱忍在心,巨大而瀰漫的憂傷令我惋惜。但站在門內,一臉悲傷憤怒,彷徨無助的樸義更令我心疼。他什麼也不能說,什麼也不能做,只能默默隱忍一切,為了惠英的幸福與快樂,他甘願將一切真相掩埋心底,獨自忍受這痛苦的煎熬。看著樸義,那總是瀰漫著巨大憂傷痛苦的明亮而深情的笑容,看著他面對惠英除了默默付出他的一切,別無他法的無奈的模樣的時候,我的心在被溫柔一牽的同時,也只能禁不住的淚流滿面。 最後一次被電影打動落淚,是在電影接近尾聲的時候。終於惠英知道了事實,明白了樸義才是她心中一直等待的摯愛的時候,她義無返顧地去追尋他。那個場景,只今都令我難忘與動容。看到惠英舉著當初她送給樸義的雛菊油畫,在廣場上像瘋了似的用唇語大叫,找尋樸義的情景時,終於我再也忍不住地痛哭,身子抽蓄不已。惠英那執著而堅忍的模樣,讓我終於有了一絲安慰,不禁為她,更是為了樸義。最終樸義從人群中向惠英緩緩走來,還是那一如既往明亮而深情的笑容,對惠英說著」我不會走的」正當我為他們真正意義上的重逢而高興的時候,突然,惠英一把抱住了樸義,擋在他面前,然後癱軟無力的滑落到在樸義的懷抱。惠英幫樸義擋住了朝著他而來的子彈,幫她一直深深愛著人擋了一槍。她是開心的,因為她終於能在死之前明白自己真正所愛的人是誰,能為他做一件事,沒有任何遺憾。樸義驚慌失措地抱著惠英穿越過槍林彈雨,他大聲呼喊著他深愛得不能自拔,不知所措的人的名字,他不准她死。他難過,他悲憤,他好不容易與她相認,好不容易能有說出他對她一直掩埋心底的愛的機會時,她卻要離開了。一切還沒有來的及開始,卻就要結束。他痛心疾首,瞬時他腦海中象放電影一般浮現起他們初識的畫面,一幕一幕,歷歷在他的心上清晰呈現……他們倆的愛情只存在於這一瞬間,在最美的時候凋落……而我早已淚雨磅礡…… 喜歡和愛的區別在於:當你站在你喜歡的人面前,你只感到開心;但當你站在你愛的人面前,你的心跳會加速。當惠英激動地看著正宇,說不出話卻眼睜睜看著正宇離開時,所有人都在歎息:錯誤的愛也是愛,其實不必追根索源。無論惠英跟誰好,其實都是幸福的結局,但是故事需要的是悲劇結局。 對於不能表白的愛情而言,真相意味著死亡。 全智賢與兩個男人的愛情都是尚未開始就嘎然而止。與警察的愛僅存於每次短暫的作畫中,在終於要互表心跡時出現了槍擊事件,他們缺乏的是時間;與殺手的愛僅存於女孩知道真相的那一剎那間,兩人未曾交談過一句話,他們缺乏的是交流。 惠英的愛,執著而癡情;鄭宇的愛,無可奈何;樸義的愛,隱忍而謹慎。而我,看完此片,對樸義更是產生了一股濃濃的深情。他的愛是無私而偉大的。面對惠英,他變得像個孩子一樣彷徨失措,看到惠英和鄭宇在一起,他憤怒哀傷去無可奈何。樸義的扮演者,鄭宇成,早前在他的經典代表作「我腦中的橡皮擦」中就領略到他的純熟厚重的演技。他很適合演繹這種深情的悲情角色,總讓人的心被溫柔牽袢的同時,無不為他專注演技中散發的隱忍的憂傷中而感動落淚。像「我腦中的橡皮擦」那個表面看似桀驁不羈,其實內心敏感脆弱的哲洙;「雛菊」裡隱忍深情,義無返顧為愛人付出的樸義。都是如此這般,一個明亮憂傷的笑容,一個深情無奈的眼神,生生地令人心疼。 東方人的愛情美在含蓄,形走於暗動的秋波與舉手投足的壓抑間,總是在要失去的時候才轟然爆發。什麼樣的愛可以讓一個女人為所愛的人擋槍眼,大概也只有這種只綻放於最美的瞬間就立即凋零的愛情絕唱。 還是用片尾那句令人感傷的話結尾吧,樸義抱著奄奄一息的惠英,痛哭喊道「不要死,我們重新開始,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