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內,互聯網最主要的業務是電子商務,網絡世界不能僅僅是『玩』。」 騰訊CEO馬化騰對互聯網的發展有了新認識,先後在網絡大型遊戲、電子郵件服務、QQ.COM內容網站、TM商務即時通訊服務等多個方面開始大力突破。
騰訊目前收入以億元計,其發展由即時通訊開始,壯大亦拜即時通訊所賜,由於過分倚重即時通訊系統,騰訊本身這個名稱不如QQ出名。
根據騰訊的最新財務報告,其互聯網增值業務收益佔據公司整體收入的一半,其中即時通訊系統的QQ客戶端每月10元左右的會員收費又是重中之重;另外大約45%集中為無線互聯增值服務,即與移動和有線電話運營商的協議內容供應服務;網絡廣告則只有區區5%。龐大的註冊用戶群,絕大部分集中在30歲以下。這一特點讓人很容易理解騰訊收入構成的偏差如此之大。
這一龐大而繁雜的年輕用戶群對騰訊來說有利也有弊,騰訊因此獲得發展的根本,但同時也失掉了高端的商務客戶,丟掉了廣告。
「我們在修補一些短板。」這是騰訊上下目前對外常用到的一句話。
3月16日,在香港上市後的騰訊首度展開收購舉動,將foxmail收入囊中。同時,騰訊的大型網絡在線遊戲「幻想」也在積極的內部設計開發測試當中。「網游設計部門正在成為最年輕但卻最有活力的核心部門之一。」馬化騰表示,與從海外遊戲軟件開發商那裡進行採購的方式相比,騰訊更願意自己進行遊戲軟件的開發工作。
TM即時通訊系統也在積極的推進中,主要面向商務辦公環境的個人用戶。「這將有效地彌補舊有IM即時通訊系統年輕化、娛樂化的定位,抓住高端商務人士。」騰訊方面強調,與原有IM系統用戶之間可以方便地進行一鍵切換,號碼不必再像曾經推出過的RTX企業QQ那樣要重新申請、更換。
騰訊解決自己低齡化、純娛樂形象的手段還包括推出自己的電子商務系統。「10年內,互聯網最主要的業務是電子商務,網絡世界不能僅僅是『玩』。」在馬化騰看來,網絡企業要持續發展,出路還是在強大、成熟的商業功能開發上。
騰訊的業務不斷表現出多元化和商務化的特質。
實際上騰訊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將其http://www.qq.com/打造成一個綜合性的中國門戶網站。馬化騰表示:「未來的中國門戶網站將只會有三家。」靠早期積極進入即時通訊而發展壯大的騰訊,直到2003年才開始建立自己的網站體系,2004年12月9日開始啟動門戶品牌戰略。按照馬化騰的說法,其所謂門戶戰略就是要使騰訊實現多元化業務結構,利用聊天工具和門戶網站交叉提供無線增值、互動娛樂、網絡內容以及電子商務服務,逐步實現收入的多元化。很明顯,騰訊上下正在積極擺脫QQ「一招鮮」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