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趣事作文500字篇1
每年端午節,大街上時不時飄出一陣陣誘人的香味,而且耳邊還時不時傳來「賣粽子嘍!美味的粽子,快來買哦!」
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在餐桌旁,一邊看《新白娘子傳奇》的電視,一邊剝著粽子吃。端午節啊,桌子上這幾樣菜必不可少: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
爸爸拍拍我的肩說:「女兒啊,你知道端午節的時候,為什麼要喝雄黃酒呢?」
我搖了搖頭,然後又點了點頭,爸爸奇怪的問:「到底知不知道啊?」
「知道是知道,但是有兩個傳說呢!就講一個關於《白蛇傳》的傳說吧!相傳白蛇白素貞為了報答許仙的恩惠,與許仙結為夫婦後,在端午那天因喝了雄黃酒差點現了形的情景,便成為民間端午節的風俗。」我自豪的說道。
「呵呵——爸爸請教你一個問題哦!為什麼要紀念曹娥?」看著爸爸那一臉無知的樣子,我不懷好意的說:「爸爸,你讓別人說故事,不能不給報酬吧!」
「你想要什麼?」原本無知的臉,瞬間提高為警惕。
「哎呦!沒什麼,只是要你的令牌啊!」我笑嘻嘻的說道。
爸爸猶豫了片刻,拿出令牌,轉手拱讓給我。我接了下來,說道:「爸爸,你給我把粽子剝了啊!」
「為什麼?」
「令牌在此,你敢不聽!」
「哼——早知就不跟你換了!」
「你說什麼!」
「呵呵——沒說什麼!」
啊!這次的端午節真快樂!
端午節趣事作文500字篇2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著小船去把竹筒裡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划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裡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裡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裡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麼「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趣事作文500字篇3
童年,是一葉載滿糖果的小舟,甜的、酸的;童年是一支能畫出彩色的筆,綠的、藍的;童年又是一支歡樂的歌曲。童年是多麼有趣,童年又有很多趣事。
我現在就是一個童年快樂的孩子。
去年端午節,爸爸媽媽帶我到奶奶家。奶奶正在利索的包粽子,我看了心裡癢癢的,就對奶奶說:「奶奶,我來包包看。」奶奶原先不同意,但後來還是被我的花言巧語迷住了,便同意了。奶奶告訴我,先把粽葉捲成一個漏斗的樣子,然後往裡面加入米,再將粽葉包起來,最後用麻繩把粽子裹緊。我照奶奶的樣子,一會就學會了。我就有模有樣地包了起來。前面幾步我包得很好,媽媽在旁邊不停的誇獎我「璐璐包得真不錯,真能幹。」奶奶也在旁看著我包。見我包得那麼好,奶奶樂得笑開了牙。最後一步了,奶奶叫我用線把粽子捆起來紮緊,然後打個死結。說完後,奶奶和媽媽出去了。我把粽子捆好後想:打死結太醜了,我來打一個蝴蝶結吧。於是我把包好的粽子打成蝴蝶結,並把前面的粽子都打成蝴蝶結。做完後,我向外喊道:「奶奶,我包好了。」奶奶應聲走了進來,看我包的粽子,連連誇道:「璐璐包得真好看,味道一定不錯。」於是,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煮了起來。
到了時間,奶奶把鍋打開一看,鍋裡成了一國粥。原來是我粗心,非要把死結改成蝴蝶結。這下好了,一鍋粽子變成了一鍋粥。那天晚上,本來要吃粽子的,可卻改成吃粽子粥了,真有趣。
每當想起去年端午節的這件事,我都樂得「哈哈」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