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中秋賞月】
「願人但長久,千里共嬋娟」,傳統的中秋節在今天悄悄來臨了。
這是一個快樂的節日,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著甜甜的月餅,欣賞著明亮的月亮,回憶陳年往事,多麼溫馨。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們稍吃點晚飯後就早早的將月餅、提子、瓜子等好吃的食物放在陽台的桌子上,為月亮的來臨作好準備。
晚上,一輪圓圓的明月象知道我們在等她一樣,似一個害羞的姑娘,匆匆出現在天空上,此時卻又像還沒化完妝,一出現就躲在一片烏雲後面;過了一會,她露出了半個頭,發現下面沒什麼動靜,一扭身,大大方方的出現在天空中。
這時的夜空就像點亮了一盞燈,照亮了黑漆漆的夜晚。又過了一會,不知從那裡飄來了一片雲,掩住了月兒秀麗的面容,此時,月兒立即把光亮從白雲邊上透射出來,使白雲成為一個燦爛的光環;過會不久,白雲帶著光亮從月亮下輕盈地飄走;月亮倒影在樓前面遠處的湖面上,微風吹過,小波浪起伏不平,閃閃爍爍,像極了一條龍的銀鱗。
我看著這一輪皎潔的明月,不禁想到了月亮上會有什麼?是傳說中的嫦娥和吳剛,帶著她們的小白兔座,在桂花樹下也和我們一起對著同樣明亮的地球在吃月餅嗎?我暗暗下定決心,長大了一定向楊利偉叔叔一樣,做個英勇的宇航員,乘座著我們偉大祖國研製的太空船,開發利用月球,為親愛的祖國作出自己的貢獻!
【篇2:中秋賞月】
一次中秋節,透過窗戶,我看見月亮從樓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樓頂時,似乎膽大了,一下子跳了出來,頓時,月光灑滿了大地。月光照在杜鵑花的葉子上,在地面就能看見影子。我呆呆的瞧著月亮,彷彿看見了正在砍桂花樹的吳剛,美麗動人的嫦娥,活潑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
我突然想起和爸爸賽詩的事,便請了媽媽做裁判,並給爸爸講了比賽規則:每人只能說帶有『月』字的詩,誰接不上就算誰輸。
比賽正式開始了。我一馬當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媽媽說:「不行,這首詩太簡單,重背一首。」我只好背起了《拜新月》:「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爸爸說:「你只會背這種短詩,看我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我不甘示弱,背起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背完,我還挑戰的看了爸爸一眼。爸爸沉思了一會,還是一個字也沒吐出,我得意極了,和媽媽一起數:「5、4、3、2、1,時間到。」「天舒贏了。」媽媽宣佈。我高興的蹦起來,抬頭看了看月亮,嫦娥姐姐彷彿在衝我笑,祝賀我取得勝利。
下一次中秋節賞月時,一定還要來一次賽詩大會,我也一定要保持冠軍這個稱號!
【篇3:中秋賞月】
中秋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是團圓節。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品嚐月餅和瓜果,一起賞月。晚飯以後,我和爸爸、媽媽也高高興興地坐在陽台上,一邊吃月餅、水果,一邊賞月。
有一句古詩:「少兒不識月,呼做白玉盤。」我以前也一直認為月亮是銀白色的,可是今天我發現月亮剛升起來的時候竟然是淡紅偏黃的。月亮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朦朦朧朧的月光,像輕紗似的一般溫柔,漸漸的升的越來越高,而且越來越亮……
我們藉著月光邊吃、邊說、邊笑著,突然感覺好像周圍暗了下來,抬頭一看,原來是討厭的烏雲遮住了引人注意的月亮,好像在說:「別看月亮了,看看我吧!」我不喜歡烏雲,月亮好像也看透了我的心,把討厭的烏雲變成了柔柔的絲帶一會兒纏在了腰間,一會兒又拋在了身後。
月亮升到頭頂了,也更亮了,月亮最亮的時候,周圍的星星也就不過三五顆,真是月朗星稀呀。我突然發現月亮上似乎有一些影子,真的很像一棵樹啊,那就是傳說中的桂花樹嗎?桂花樹下的陰影是正在砍樹的吳剛,還是抱著玉兔正在向我們招手的嫦娥呢?
月亮上面到底有什麼呢?爸爸告訴我我們國家有一個「登月計劃」,將來我一定要親自登上月亮,去揭開它的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