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清明優秀作文

閒話清明優秀作文

閒話清明優秀作文

老家端午來臨時,暑氣大盛,日頭像個火盆子烤臉呢。地裡的活多是早間太陽不露出頭,就大幹一場,待午間赤日炎炎的時候小憩,可免去烘烤之苦。端午這天也是要照常去地裡勞作的,和一個個通常的日子並不見多少區別。惟一不同的是姐姐們自田野裡回來,會在路邊采一把艾蒿,插在門上。母親會早起來,炒幾個雞蛋,那時孩子多,我們每人分到一筷子已經不錯了,也就一口吧。這還是沾了男丁的光,象姐姐們只有幹活的份兒,是沒有這待遇的。這是我平生嘗到的最好的美味,因為每人只有一筷子,含在嘴裡咀嚼卻有點捨不得下嚥,齒頰留芳,彌久不散。後來一想起來居然饞癮發作,學著母親那樣,只放上些許鹽和油炒了一碗,香味依然,待慢慢送入口中,卻不再有當年那份享受。

如今身處這邊隅寒地,幾天來小雨一直淅淅瀝瀝的,端午竟也沒熱起來。一直覺得冷涼還是主色調,只午間偶爾見到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穿上了短袖。往年端午的前一晚上來到城東大橋,除了河上流光溢彩,雜遝的人群,小販的扯脖子呼喊叫賣,再就是河邊沼澤裡如潮的哇鳴了。今年卻一片寂靜,噤若寒蟬。蛤蟆鳴叫據說是為求偶發出的信號,但要有個條件,就是水溫要達到20多度吧。今年這麼涼,蛤蟆也自然閉嘴了。

兒時端午粽子是不常吃的。印記中也只吃過幾次吧,不超過三次。有一次是隨母親去摘葦葉,用了黃米包的。忘了粽子什麼味了,但葦葉的清香,印象很深。煮粽的時候母親破天荒還給煮了一個雞蛋,扒蛋皮的時候,也聞到了濃濃的葦葉香。後來離開了老家,自己也成了人夫,有一年端午糟糠竟也做起了粽子,葦葉當地沒有,自然是市上買來的乾貨。我吃了一個,卻沒嗅到半點葦葉的鮮香,少了這味道,粽子也顯得有形無神了。

民俗的事知之不多,說不出個所以然。據說端午是紀念屈原的,權當如此吧。南方多水鄉,耍龍舟熱鬧非凡,北方多旱地,船耍不起來,早起來河邊捧把露水,抹抹臉算了。插艾蒿是為了驅蟲,這個我覺著靠譜。只蒿子那股怪味,別說蟲子,連人也不喜歡聞。兒時夏夜裡在外納涼,母親常點燃了用艾蒿擰成的草繩以驅蚊,別說,效果真不孬來。儘管裊裊飄來的白煙味兒有點怪,可要和被吸血比起來,還是合得來。哈哈。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作文
金牌測算
免費起名
免費測名
個性網名
個性簽名
個性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