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包粽子
端午節到了,我家正忙著包粽子呢。
今天,天剛濛濛亮,我們都起床了。媽媽讓外婆做餡,讓小姨洗粽葉,讓我發粽葉和繩子,她做粽子。至於「大名鼎鼎」的「大廚」老爸嘛,就負責煮粽子。
外婆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綠豆,加上水和一些調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味四益的綠豆餡。外婆又把一些煮熟的糯米放進另外一個盆裡。最後,她拿出一些豬肉,放進一個小碟子裡;只聽一陣「嘩嘩」的水聲,小姨也把粽葉洗好了。我把兩片粽葉和一條繩子遞給媽媽。只見媽媽熟練地把一片粽葉折成斗型,再把兩勺糯米、一勺綠豆和幾片豬肉放進粽葉裡,再在上面壓上一片粽葉,然後把多餘粽葉向內折,最後綁上一條繩子,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一共做了四十多個。老爸接過粽子,把它們裝在兩個壓力鍋裡,在把壓力鍋都放在煤氣爐上。他一會兒看看這鍋,一會兒看看那鍋,忙得不亦樂乎。過了二十分鐘,粽子煮好了。廚房裡充滿了粽香。
我拿了一個粽子,去了葉,便狼吞虎嚥了起來,沒到一秒鐘就吃完了。
自己家包的粽子就是好吃,我明年還要吃。
篇2 :包粽子
端午節要到了,人們都要包粽子吃,因為這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屈原的。
我也想學包粽子,便讓媽媽教我;於是媽媽準備好洗乾淨的粽子葉,泡好的糯米、紅棗,我和媽媽開始包粽子;媽媽拿了兩片粽子葉疊在一起,捲了一個三角形的小桶,然後,把糯米放進去填滿一半,放了一粒紅棗,再放滿糯米,把上面的粽子葉往下一蓋,用粽子葉纏一纏,拿繩子綁起來,粽子就包好了。
「哈!這麼容易,」我說。「NO、NO、NO」媽媽要著頭說:「事情可不像你想的那麼簡單,你還是自己試試吧!」「好的」我答道。於是我也拿了兩片粽子葉像媽媽那樣卷,真是看著容易做著難,我的手不知往哪彎,媽媽看著直想笑,又給我做了幾次示範,我總於捲成了小桶,可小桶是圓筒形的,沒法裝米呀!一次、兩次、三次……總於捲好了,可葉子也快捲爛了,我放進去了糯米和紅棗,在媽媽的幫助下綁好了繩子。我仔細的看著我包的粽子,三角形、扁扁的,哎呀!還有一個角好像漏了,不過這也是我的第一個作品呀。有了這次的經驗,我試著又包了幾個都成功了。
端午節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裡真美呀!
篇3 :包粽子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歎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外婆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像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卻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滿頭大汗。幸好外婆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我手忙腳亂的折騰了一會兒,終於到了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扎粽繩;外婆說,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自作主張地打了一個蝴蝶結,自認為包得不錯;可是當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滾落下來。
我不甘心,又試了一次,這次順利多了,我一連包了好幾個粽子。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小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裡「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裡,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裡面金黃鬆軟的「粽肉」了。
品嚐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不禁想,明年端午節,我還要包粽子。
篇4 :包粽子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終於來到了。早上,我和媽媽來到快樂作文班,九點有一場包粽子比賽。
我並不知道怎樣包,於是就拿著粽子葉在那裡琢磨,心裡非常緊張;過了一會兒,我們開始練習。我迫不及待地拿來了米、棗、粽葉,聽到老師說完比賽規則以後就開始了,我的心情變得比剛才更緊張了。我先拿起粽葉,慢慢地折出一個三角形,再拿一個棗放在下面防止漏米,再拿勺子舀了兩勺米倒進去,然後就是像疊飛機一樣把粽葉纏起來,最後用繩子纏幾圈,一定要纏緊。經過一番忙碌,一個還算端正的粽子就包好了。我抖了抖,檢驗是否漏米,還好沒有漏,就是形狀不太讓人滿意,怎麼辦呢?我看到旁邊的同學包的粽子不僅形狀好看而且質量也很好,真羨慕她們啊!
三人行,必有我師。我看到離我最近的孫雪瀅包得很好,於是就近向她請教;經過她的指導,我終於包出了一個形狀好看質量也高的粽子。我心裡非常高興,同時也很感謝孫雪瀅……十分鐘過去了,我已經包了五個粽子,形狀也越來越來好看了,我的心裡終於鬆了一口氣。這時我聞到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原來是糯米和粽葉混合在一起的香味啊,看著有稜有角的粽子,真想馬上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粽子。
「時間到!」老師高聲喊道。我戀戀不捨地停下手,趕緊數了一下,哈哈,我一共包了七個粽子,一個比一個像樣。老師開始點數了,最多的同學包了八個,我包的這幾個也全部合格。第一環節結束以後,就是家長和學生互動的環節;屋子裡不時響起一陣陣笑聲,原來是家長中有高手,讓人大開眼界。我悄悄掃了一眼,同學們都手忙腳亂,都想多包一點拿第一,並且拿回家和親人們分享。
多麼有趣的比賽啊,我為自己的的進步而高興。
篇5 :包粽子
今天中午我們的飯碗中多了一道特別的點心——粽子,這粽子是迎接端午,我們年級組織學包的,我包的粽子在別的同學碗裡。
其實包粽子是一門技術活。首先要準備蘆葦葉、糯米、紅棗和棉線;首先把蘆葦用開水燙一下,這樣就不容易破裂。把葉子擺好三片,從中間折成螺狀,用勺子盛一些米進去,再放一個大大的紅棗,接著再次倒米蓋住紅棗;完成後把卷在後面的葉子往前一折,蓋住螺形口,把長出來的葉子向右折一下,用棉線紮緊。為了更牢固,用嘴咬住,另一端就好操作了,我多繞了幾圈,線繩縱橫交錯地五花大綁在那個可憐的小粽子上。說得容易,做起來就不一樣了,在包的過程中,我遇到了挫折。
我把葉子從中間捲成螺形,但螺形不好看,於是又重捲了幾次,終於好看了,可是剛要倒入米時,發現蘆葉上破了一條縫,我換了一片,卷一下,又有一片葉子裂了一條縫,我無可奈何,等換了四片葉子後,才勉強捲成了一個螺形,灌入米,放入棗包好,線繩紮好。才紮好,發現葉子又裂開,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包了個開口粽子;我歎了口氣,氣憤地將米和棗從縫中擠出來,說:「這真是個粽子開口錢包」!
還有一次,包的時候還算順利,可到了後面扎線時,這粽子原來應是錐形的粽子,變成了平面三角形,被我壓扁了,搞得我哭笑不得。
我們這次包的粽子還要送給周圍幫助過我們的人,為了讓每一位老師、護學的警察、孤獨的老人……都能吃到,我包了十幾個。其中有幾個是我獨創的袖珍型粽子:用一片葉子包成的,因為蜜棗太大了,只能改成赤豆做包心了。
品嚐著同學們的粽子,覺得自己動手包的粽子比媽媽、奶奶包的都好吃一百倍,這是我永遠忘不掉的美好的記憶。
篇6 :包粽子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一大早就開始包粽子。我最喜歡吃糯米紅棗的粽子了。媽媽早就把所有的材料都準備好了,我心想:今天又有美味可吃了。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把米泡好,又把泡米的水倒掉,又往米中加了大紅棗;我跟著媽媽學習包粽子,我先弄好了竹葉,把糯米放入竹葉中,又放上大紅棗,然後把它包起來用線捆好。等我包好一個的時候,媽媽已經包好了好幾個。當我們包完粽子,媽媽煮粽子的時候,我坐在一旁沉思起來。粽子是用來紀念屈原的,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令萬民敬仰!這時我想起了毛主席的詩句:「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衝向萬里濤。」
這時媽媽喊我,粽子已經出鍋,我聞到那香噴噴的氣味,真有點垂涎三尺啊!
我不會忘記這個難忘的節日。
篇7 :包粽子
一想到下午要包粽子,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叮鈴鈴」終於下課了,我們都歡呼起來。
班主任老師先讓三位學生代表去食堂學習,學會了以後待會再教其他的同學;當得知我就是其中之一時,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我們飛快地跑出教室,衝向食堂。我們一到食堂就裝模作樣地拿起兩片自認為很不錯的粽子葉,學著老師的樣子包起來。可是,要麼手沒抓緊,要麼米都掉了出來,沒有一次成功過;就在快要洩氣的時候,其他同學們也都來了。他們一人拿兩片葉子,也開始包起來,不過粽子沒包出幾個,卻全變成了一隻隻的「花臉貓」。
半小時後,我們班的第一個「稍微像樣」的粽子在我手裡誕生了,我覺得很自豪,心裡美滋滋的。這時,有同學問我:「你的粽子什麼餡兒的啊?」
「快樂餡兒!」我笑著回答。
篇8 :包粽子
「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粽葉飄香時……」當媽媽讀到這篇短文時,我便知道端午節來了。
端午節那天,媽媽準備包一些粽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應了。
我和媽媽早早地就起床了,手接著地到菜場上買包粽子的原料,媽媽精心挑選了一些粽葉,買了十斤糯米。我嚷著說要吃肉粽,媽媽笑呵呵地說:「好好好!小饞貓,給你做肉粽!」轉過身去買了二斤豬肉和一些紅棗赤豆。
回到家,媽媽叫我把粽葉先洗乾淨,燒上水,然後把洗乾淨的粽葉輕輕地放入水中煮熟,接著把煮熟的粽葉放到盛滿冷水的盆裡浸泡一會。媽媽解釋:「這樣葉子不會發黃,碧綠碧綠的葉子包起粽子來可漂亮了。」
粽葉準備好了,接下來該拌餡了;媽媽把肉切成小方塊,倒上若干醬油、雞精、鹽拌勻,醃製半小時,讓它入味。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買來的糯米、紅棗、赤豆分別洗乾淨,最後按照比例把紅棗、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紅紅的紅棗和赤豆,好漂亮呀,像一鍋閃閃發光的珍珠瑪瑙。
開始包粽子。我搬來小板凳,坐在媽媽身邊,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在粽葉裡抽出一張比較大的粽葉,打算包一個小粽子。我先把葉子裹成一個漏斗型,然後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輕輕用手壓一下,三角粽的形狀出現了。我手忙腳亂地把葉子沿著三角粽的輪廓繞呀繞,可是粽葉好像不聽使喚,我用力過猛,葉子碎了,還好米沒有漏出業。我胡亂地往粽子上繞線。這哪裡是粽子呀!簡直是個「傷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來。
在媽媽的精心指導下,我終於包成了一個看起來順眼的小粽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學;最終,我和媽媽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著我的傑作,我滿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裡美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