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
端午節就快到了,我來到祖母家。祖父祖母都忙開了,整天忙裡忙外,也不知道他們累不累。
祖父在收集五端,五端是哪幾樣東西呢?它們是:艾草、菖蒲、龍船花、石榴花、蒜花。祖父不到一天就採購到了。啊,讓我找十天半個月也找不到,也不是我笨,其實就因為我沒有見過,所以才不知道嘛,自然找不到哦。祖父說要休息一下。祖母也出去了,回來的時候,帶回了粽葉、肉、蠶豆、糯米。我猜祖母是包我的最愛——肉棕子。我神不知鬼不覺,突然蹦了出來,把祖母嚇了一跳。祖母把肉放進醬油裡,然後又把蠶豆弄成了豆瓣兒。祖母才開始包粽子了,太有趣了,我目不轉睛地觀察著。粽子包好了,祖母把粽子放進鍋裡,不一會兒就好了,我吃了好幾個粽子,令我回味無窮。我還要吃,祖母不許我吃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走出去了。出去的時候。無意發現祖父在插五端,我說:「祖父,你插這個叫無端的東西,要幹什麼呀?」祖父說:「不幹什麼,聽說這個能避鬼神呢?」父親笑了起來:「你別亂說話呀,不要讓她笑掉大門牙。」「祖父,原來你是騙我的,我不理你了。」我無話可說。「誰說的,這是我祖父的祖父的祖父傳下來的。」祖父生氣了。父親把我拉進房間裡,說:「你別和祖父吵了,其實那就是驅趕小蟲用的啦!」我好像有那麼一點沒變了,慢吞吞地說:「哦!」
第二天早晨祖母給我戴五色線,我說:「難看死了,像什麼東西呀?」祖母說:「別亂說,這是長命縷,能保你長命百歲的。」我啞口無言。快到學校了,我偷偷把它放進衣袖裡,到班級了,我看見大家都戴著五色線,於是把它拉了出來,看看誰的美。
原來端午節有這麼多的風俗,我現在才知道呢。
關於端午節的風俗作文(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我聽到這首兒歌,就想起了小時候過端午節時熱鬧的場面。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賽龍舟不為了撈救屈原。把粽子投進江裡,是為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經過很長時間的演變,往江裡投粽子漸漸變成了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吃粽子。
端午又稱重五,所以許多習俗和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紅繫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時,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喝雄黃酒。
啊,我真喜歡端午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