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的相關作文

包粽子的相關作文

包粽子的相關作文1

今天是一月份的最後一天,我和家裡的大人們一起來到酒樓包粽子,迎接新年。包粽子是我們家的習俗,每年在即將到新年的那一天,帶著芭蕉葉,糯米,香料,竹繩來到酒樓、奶奶家包粽子。

包粽子的前一天,我們早早的就洗好了粽葉,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到酒樓了。就在那矮矮的平桌上,我們將葉子放好,在門外淘好了米,放在一個大盆裡。那米可不是一般煮飯用的米,而是我們精挑細選出來的上等香糯。我們家包的粽子,既不用花生,也不用綠豆,但它依然散發出香味,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我們包在粽子裡的,是一種香料,這種香料,平時種在奶奶家的陽台裡,一到包粽子的時候,我們就會將它的葉子摘下來,將它撕成一條一條的,撕的時候,可以聞到清新的香味。當我們小孩已經將葉子撕好的時候,就會將它交給大人們,放在一個小小的用磚製成的小罐子裡,大人們拿著一個小棒子,將它搗碎成粉,搗碎後,再放到鍋裡抄一抄,綠色變成了黑色時候,香料就做好了。接下來,我們還要去準備竹繩。這種竹繩,是生在在老家山上的一種竹子做成的,並不是每棵竹子都可以做成竹繩的。做成竹繩的竹子,必須是節長眼少,不嫩不老,長得勻稱。選好竹子以後還要將它撕成一條一條的。當一切的材料都準備好了以後,我們坐在沙發上,開始包粽子了。

姑丈、爺爺、爸爸、媽媽負責綁粽子,姑媽、奶奶、姨婆則負責包粽子。我呢,在旁邊觀察,幫幫忙什麼的……

只見奶奶拿起兩張葉子,疊在一起,用碗舀起一碗米放在葉子的中間,再拿起一塊沾了香料的肉放在米的中間,再舀起一小碗米蓋住肉,然後將葉子和起來呈長方形狀,再將多餘出來的葉子折起來,交給負責綁的人。綁的人呢,拿起一根竹繩繞在粽子頭上,繞兩圈,再在粽子的斜側面繞個小結固定,再拿起一根竹繩,接著重複上面的步驟,直到粽子尾,大概一個小粽子上有五根竹繩,一個大粽子上有差不多8根竹繩。

接下來,在我們大家的努力下,粽子已經放滿了箱子,桌子。我大概的數了一下,竟然有一百多個粽子!

今天包粽子的時候雖然我沒有幫什麼大忙,但是我也深深地體會到了包粽子的辛苦,我們大家的手都被竹繩勒紅了。但是我們大家的心裡都是甜蜜蜜的,因為這是我們我們大家一起團結合作的結果!

包粽子的相關作文2

今天是我期待已久的端五節,也稱端陽。按照中華的民風民俗,在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賽龍舟、掛菖艾、猜燈謎……其中,有我盼望已久的要數包粽子了。這不,今天媽媽在包粽子,我便誠懇地向她討教一番,也迫不及待地想親手來包包粽子。

我先看媽媽演示了一遍,只見媽媽拿著箬葉,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了一個大大的粽子。我在一旁看得眼花繚亂,看完了後仍是一頭霧水,不知道粽子怎麼包出來的。沒辦法,我硬著頭皮上場了。只見媽媽端上來一大碗花生、綠豆和糯米。我開始在心中默默為自己加油鼓勁。

我雙手一拍,拿起一張箬葉,觀察了一番媽媽的動作後,就依照葫蘆畫瓢開媽做。先將箬葉捲成一個上寬下窄的圓錐小筒。誰知我是在半夜裡收玉米-瞎掰呀!捲出來的圓錐小筒不是孔大,就是形狀太扁平。這時媽媽教我手要倒過來轉,使箬葉呈圓錐形才可以。我依言照做,不一會兒工夫,一個圓圓的小筒便出現在我的眼前。

接下來便是放糯米了。不愧是浸泡過的糯米,也不知是什麼原因,它竟然變得如此黏勺。一勺舀下去,有幾十粒粘在勺上。我連忙放入箬葉「筒」中,可是放進去的糯米和綠豆像水滴一樣爭先恐後地順著箬葉的縫跑出來。我急忙放入紅彤彤的花生「鎮壓逃兵」又繼續深一勺淺一勺地放入糯米。

一勺又一勺,我看著粽子被一層層地填滿了。之後,我便「上蓋」,可是蓋上了之後又有白胖胖的糯米頑皮地往外鑽。我急忙拆開封上的蓋,往裡一瞅,只見裡面一團糟:花生像個大地主,橫七豎八地斜躺在箬葉旁;糯米則像一群小淘氣,躥上躥下,有的趴在箬葉上,有的沿邊滑了下去,有的撐破孔底鑽下去。天哪!我手忙腳亂地清理完糯米粒,封上口,將線胡亂地一團一繞一打結,便滿以為大功告成。

粽子包好了,媽媽問我:「然然,餓不餓?」我大聲回答:餓!於是媽媽馬上端起粽子,三步並做兩步衝到廚房,開始煮粽子。不到一小時,粽子煮熟了,剝開箬葉,白裡透黃的糯米,紅通通的花生和紅豆。隨著箬葉的清香,伴著民俗氣息瀰漫在每一個角落。品嚐到自己包的粽子,心裡像吃了蜜一樣甜絲絲的。

包粽子的相關作文3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鍾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端午將至,我已包好粽子上網料理我的空間。

選取上好的蘆葦葉,老嫩適宜,寬4-5厘米,長30厘米以上,放在鍋裡,水要超過葉面。先大火燒開,再文火悶大約45分鐘。使之軟化增加彈性,同時也起到消毒殺菌作用,起早了葉子脆,起晚了浪費。

起鍋後放在冷水裡洗淨,剪去葉柄備用。捆紮以蓑草(要和蘆葦葉同煮)為上,現在大多用尼龍線或者蛇皮袋拆成單股。

包時取3-4片葦葉,在大頭窩成漏斗狀。大頭盡量往前推,使之嚴密,不漏米。上米(可依個人口味加棗子、鹹肉、葡萄乾等)後右手中指、無名指分開將其夾住,大拇指從後往前推壓,使其緊、平。左手拇指、食指順勢將漏斗口朝裡推成等邊三角形,再將大拇指推過來的葉面蓋在三角形上,並以左手拇指、食指順勢將漏斗口集合處捏緊,再將餘下的尾巴順拐角貼折。再取線捆紮,鬆緊要適度,太緊,粽子硬,口感差,甚至會夾生;太鬆,沒口勁,甚至會散。最後,將多餘的葉尾剪掉就可以了。

再就是煮了,水要沒過所有粽子,也是大火燒開,再用文火煮45分鐘以上。放在鍋裡待自然冷卻後再起鍋。可口的粽子就成功了。

可能有人要說:這是娘們的事情,你怎麼也--?我就是喜歡動手呢,沒辦法。

等我快要打完這文字遊戲的時候,已經從廚房飄來淡淡的香味了,這就是所謂的成就感,最後一句算抒情吧。

包粽子的相關作文4

據說:古代詩人屈原五月五投汨羅江,人們到江上打撈他的屍時體卻找不到,人們為了讓魚蝦不傷害他,而將粽子投到江裡餵魚蝦。現在人們已經不將粽子投到汨羅江裡,但是粽子卻成了每年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習俗。

昨天下課,李老師給我們發一個粽子,讓我們品嚐品嚐,李老師說:「明天,將粽子葉帶過來,回家洗一洗就不沾了,將繩子準備好了。晚上將米浸泡好,明天將準備好的材料帶過來。」晚上,我按照老師說的去做,將粽子葉洗了一遍,又將繩子放進書包裡,我又拿了一勺米,放在小碗裡,又將水放在小碗裡。第二天,我高高興興的來到學校,只見老師走上講台高興地說:「有哪位同學會包粽子那?」只見王少航高高興興地舉起手來,李老師說:「那就有請王少航王老師教我們吧!我們大家熱烈歡迎。」王少航興奮地走上講台,舉起粽子葉說:「先將粽子葉做成漏斗形,然後再放三分之一的米,再放一些陷,然後再用米將陷給埋住,接著用漏形的上方往下折,最後用繩子將它纏結實,這就OK了。」咦,我的粽子怎麼會漏米哪?這使我大惑不解,老師讓我繼續做。

我包的第一個粽子漏米,又是一個三角形的,我看著第一個粽子,心裡又一個個不願意,我怎麼這麼笨呀!連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一道題,卻不會做。看著眼前的這個小小的粽子,我有點想放棄了。當我在放棄時,我想到了媽媽對我說過的話,她說:「你不能在你不知道這道題是怎麼做時,或是某件事時你都要堅持下去,絕不能向不會的題或事情低頭。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加油!我決不向困難低頭,我要戰勝困難。

我不放棄又堅持包第二個粽子,包的根本就不像,我又接著包第三個,第四個……發現越來越不像了,我生氣極了,我轉念又想,我王少航怎能包那麼好,而我卻包的什麼也不是,我要和他比試比試不可,我給自己打滿了氣。

我很想放棄,媽媽的話再在我的耳邊響起:「遇事一定不要退縮,要去面對困難,人生路上甜苦和喜憂,你一定要將這句話記住,記在心裡,這樣有困難就想想我對你說的話。」我又鼓足了勇氣,又包了一個,呀,我成功了,我終於包的像了,雖然不是特別的像吧,但是已經學會了。就像一個打了氣的小氣球又重新在天空中飛翔。

真是「吃粽子容易,包粽子難呀!」

包粽子的相關作文5

端午節到了,我家正忙著包粽子呢。

今天,天剛濛濛亮,我們都起床了。媽媽讓外婆做餡,讓小姨洗粽葉,讓我發粽葉和繩子,她做粽子。至於「大名鼎鼎」的「大廚」老爸嘛,就負責煮粽子。

外婆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綠豆,加上水和一些調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味四益的綠豆餡。外婆又將一些煮熟的糯米放進另外一個盆裡。最後,她拿出一些豬肉,放進一個小碟子裡。只聽一陣「嘩嘩」的水聲,小姨也將粽葉洗好了。我將兩片粽葉和一條繩子遞給媽媽。只見媽媽熟練地將一片粽葉折成斗型,再將兩勺糯米、一勺綠豆和幾片豬肉放進粽葉裡,再在上面壓上一片粽葉,然後將多餘粽葉向內折,最後綁上一條繩子,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一共做了四十多個。老爸接過粽子,將它們裝在兩個壓力鍋裡,在將壓力鍋都放在煤氣爐上。他一會兒看看這鍋,一會兒看看那鍋,忙得不亦樂乎。過了二十分鐘,粽子煮好了。廚房裡充滿了粽香。

我拿了一個粽子,去了葉,便狼吞虎嚥了起來,沒到一秒鐘就吃完了。

自己家包的粽子就是好吃,我明年還要吃。

包粽子的相關作文6

我今天想吃粽子了,就讓媽媽包粽子,但又想自己試試,又讓媽媽答應我包粽子,媽媽看我那牛勁,就滿口答應下來。

媽媽將一些竹葉子拿出來,我想就要包粽子了,便準備好包粽子了,卻沒想到媽媽將葉子放入鍋中,用兩個碗壓住,再倒入一些水,燒了起來。我想這樣肯定要去掉上面的有害物質。媽媽告訴我先要將竹葉煮軟,還能消毒,這樣才可以。

好不容易水開了,媽媽將兩個碗拿開,將鍋裡的東西全部倒在一個大盆裡,再將那個大盆抬到桌上,媽媽對我說一定要在包粽子前洗乾淨竹葉。

終於可以包粽子了,我拿起一片粽葉子,學著媽媽的樣子,在接近葉柄的地方用兩隻手拿住,再一弄,變成了一個圓錐一樣的東西,我用一個稍微平一點的大勺弄了一些米,倒在裡面,不好!漏斗事件,手沒拿穩,下面有了一個口子,結果米掉了出來,我弄了好幾次「天」都會有洞,「天河」就像雨一樣漏了出來,眼看媽媽包好了一個又一個粽子,我心裡非常著急。好不容易完成了這個步驟,媽媽差不多包了五六個粽子。接著包的時候,又出現了漏斗事件,我又好不容易完成了,但我不會繫繩子。讓媽媽幫忙一下就包好了。

不管怎樣,這次包粽子讓我感到非常辛苦,以後要幫媽媽做一些事才行。

包粽子的相關作文7

聽說明天要舉行包粽子,我們都很高興,蹦蹦跳跳的。當然,我也做好了包粽子的準備。可是我還不會包粽子呀!哎——!有了!在放學的路上我問媽媽粽子是怎樣包的,媽媽就將包粽子的材料和怎樣包粽子的要領大概意思給說了一遍,我半信半疑。

第二天,我高興的來到了學校。我打開書包,那出糯米,在拿出粽葉,粽針、花生米、水、線……上課鈴響了,老師走進教室,說:「我們現在開始包粽子,不會的可以和我學。」說完,就走到唐子豪的面前。拿起四片粽葉,左手抓住粽葉的中心,右手抓住粽葉最粗糙的一頭,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的筒,老師說;「這裡的頂端一定要尖。」後來,老師在用手托者粽葉,在裡面放米,餡,在從上往下一蓋,在按順序轉動,大約留下個四厘米的時候,在拿粽針向粽葉前面扎過去,在穿過粽針前面的孔,大約留一半下來,在從下一拉。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你們別看粽子這麼小,可包它的時候,是很麻煩的哦!

包粽子的相關作文8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這是我們家鄉的一個習俗,聽說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我家也不例外,提前幾天,外婆就買好了粽葉,糯米、紅棗、花生、葡萄乾、紅豆。

端午節那天,全家起了個大早,全家總動員開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你瞧「啪」粽葉散架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歪嘴老頭」,他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找了個落腳點站下,卻又不由自主的搖晃起來,又像個不倒翁,我看了不禁捧腹大笑。

站在一旁的外婆瞥瞥那不像樣的粽子,又瞄了瞄我,不由分說拿過粽葉,耐心的教導起來:「包粽子要專心致志,將葉片上下疊好,注意正反」我聽了很奇怪,心裡想,小小的粽子還有學問,還是乖乖學吧,免得我包的粽子又不成樣子了。

我將兩張大小差不多的粽葉一順兒摞好,從中間捲曲,做成漏斗的形狀,先放一顆棗,再放入一粒粒白花花的糯米,三繞四卷一位大肚將軍出現在我面前,在給他繫上要帶,他就顯得更神氣了。

此時此刻,我終於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

包粽子的相關作文9

端午節到了,我和姥姥、姥爺一起包粽子。

首先要拿大竹葉做個雙三角一樣的東西,再將大米放進去兩勺,再放到大米裡面一顆棗,再往棗上面放一勺米,將棗給遮住,我將棗上面那個小小的「將兒」給拔掉了。不一會兒,一盆香香的粽子就包完了,我們將它放在鍋裡蒸了40分鐘就蒸好了,又燜了10分鐘就開始吃了。想到是我們自己做的粽子,我就覺得這些粽子非常美味香甜。

我想:那些竹葉也太大了吧。我愛吃粽子!

包粽子的相關作文10

一年一度的春節快要到了,包粽子是我們中國的傳統,那一天,奶奶早早地起了床,準備好了包粽子地材料,等我們都睡醒了便開始包了。

開始了,只見奶奶和爸爸先將粽子葉包成了一個簸箕地形狀,接著抓一手糯米,用手輕輕按平,再抓一塊豬肉和酸菜,然後在用手抓點糯米將菜蓋上,按平,接著手利索的將粽葉包上綁了起來,這樣一個過程看起來是這樣的簡單,這時一個美麗的糯米粽子就這樣被奶奶包好了,我在旁邊見了心癢癢的,也想自己試著包粽子,我開始學奶奶地樣子,先將粽葉包成簸箕的形狀,再弄點糯米、豬肉、菜,做完後再用一抓糯米將菜給蓋上,接著我將粽葉包上,可不管怎麼樣,粽葉不是破了就是糯米掉出來了,我在次重新嘗試,可還是老樣子,我沒信心的正打算放棄時,奶奶笑著說:你包不好是因為你粽葉太小,而糯米卻抓的太多,你才第一次包。挑大點的粽葉要好包點,在糯米放少點,在手將手的指導著我,在奶奶的耐心解說下,我終於馬馬虎虎的有了一個勞動「成果」,而後慢慢的一個接一個的包了好多個。

晚上吃著自己包地粽子,心裡比吃了蜜還要甜。

作文
金牌測算
免費起名
免費測名
個性網名
個性簽名
個性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