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品嚐粽子
今天上午我去看姥姥包粽子。
第一步:包粽子。拿兩張或三張煮過的粽葉對疊在一起,再在粽業上放一把米,然後在米的上面放一些綠豆、芝麻、花生和一肥一瘦兩塊豬肉,再在它們上面又放一把米蓋住,包住在用線捆綁,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碧綠玲瓏,惹人喜歡。
第二步:煮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裡、放水,用大火煮一個多小時,再用小火燜一個多小時,就大功告成了。
姥姥扒開一個粽子給我品嚐,哇!香噴噴的,自己家包的粽子就是不一樣。
篇二:品嚐粽子
端午節,離我們越來越近了。6月6日,我們陽光天使小記者在汩羅仙粽包制現場學包粽子,並品嚐了美味的粽子。
進入大廳,一股粽葉的清香撲鼻而來。「汩羅仙粽」的工作人員早為我們擺好泡好的粽葉、糯米、棗。我按照廚師阿姨教的包粽子手法,先拿起兩片粽葉,拿到手中折起漏斗的形狀再放米、棗包了起來,它們怎麼都不肯聽我的指揮,好長時間過去,一個微型「手榴彈」誕生了。隨後,我不斷努力,總算是一個比一個像樣了。
這時,師傅們端出來已經煮熟的粽子,我們一擁而上找自己喜歡的口味品嚐起來,解開綠色的外衣,白嫩嫩粽子露出來了,我小口小口慢慢地嚼著,腦海浮現出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縱身跳入波濤滾滾的汩羅江的場面,不禁感慨萬千。
這次活動,我不僅瞭解了端午節的由來,還品嚐到了美味的粽子,也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情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篇三:品嚐粽子
端午節到了,我和姥姥、姥爺一起包粽子。
首先要拿大竹葉做個雙三角一樣的東西,再把大米放進去兩勺,再放到大米裡面一顆棗,再往棗上面放一勺米,把棗給遮住,我把棗上面那個小小的「把兒」給拔掉了。不一會兒,一盆香香的粽子就包完了,我們把它放在鍋裡蒸了40分鐘就蒸好了,又燜了10分鐘就開始吃了。想到是我們自己做的粽子,我就覺得這些粽子非常美味香甜。
我想:那些竹葉也太大了吧。我愛吃粽子!
篇四:品嚐粽子
我喜歡吃的是粽子。最好吃的粽子要數市橋大北路的漁鄉米坊裡的粽子了。
今天我很高興,因為我又可以吃到漁鄉米坊的粽子了。香噴噴的粽子的餡料真的多著呢,有鹹蛋黃、肥肉、蘑菇、蓮子、脫了皮的綠豆,加上軟綿綿的糯米,你吃了一口,就想吃第二口,因為粽子的味道及粽香好極了。吃著美味可口的粽子,我情不自禁想起這家飯店的廚師,他真是了不起,竟然那麼聰明能幹,能做出這樣人見人愛的粽子。
吃完,我還打算打包一隻粽子回家明天用來做早餐呢!因為我還想回味那誘人的粽香。
篇五:品嚐粽子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其中,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說到粽子,我最喜歡吃奶奶做的粽子。裡面藏著排骨、蝦、香菇、花生、紅豆等等。煮熟後,就像一節竹子。裡面的米團裡彷彿鑲嵌著深紅的瑪瑙,真好看!
粽子咬得軟,聞得香,我慢慢地品嚐著。味道美極了!真使人回味無窮!它既是驅邪消暑的開胃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滋補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歡吃。
粽子不但以它特有的形狀、顏色和滋味惹人喜愛,而且能引起人們對偉大詩人屈原的懷念。
就說到這裡吧!我要再去品嚐那香噴噴的粽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