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臘八粥作文
每當到了一年一度的臘八節,人還在上班,心已經惶惶地回家了。記不清已經多少年沒吃臘八粥了,在外面嘗遍了天下美味,臘八節還是想吃媽媽做的臘八粥。
我們家鄉的臘八粥,就是將稍微浸過水的玉米,在村口的石碾子上碾成半顆粒狀,用簸箕簸出玉米皮,篩去麵粉和小顆粒,再配以胡蘿蔔、菠菜、豆腐、臊子肉、蔥、姜、蒜之類佐料,經過一夜的忙碌,一大鍋撲鼻的臘八飯香,就在我兒時的睡夢中飄蕩起了。
然而,那時加工臘八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村就那一個石碾子,還要用生產隊的毛驢拉。臘月初五,冒著刺骨的嚴寒收拾好石碾子,毛驢蒙上眼,一聲「駕」,就開始碾臘八豆了。全村人爭先恐後地排好隊,一家接一家地加工,晚上還點上煤油燈干。臘月時光,大人們要做點小本生意掙過年錢。這排隊等候的苦差事,就落到我們這些饞嘴的小孩子身上,大家雙手揣在袖子裡,哈著熱氣跺著腳,不時地向前挪動自己的袋子或盆子,人群不時爆發一陣歡笑。快輪到自己了,趕緊捎話讓父母來,那一刻不知有多激動。
初七晚上,媽媽是最忙的。淘菜、泡豆、切肉、炒豆腐,案板剁得噹噹響,鍋灶上煙熏火燎。已經鑽到被窩的我聞到悠悠的肉香,頓時饞得叫起來了,媽媽夾來一塊剛出鍋的肉,火急火燎地吃下去,一直香到夢裡頭。
睡意朦朧間,媽媽端來第一碗美味可口的臘八粥,立刻爬在炕頭,一碗又一碗,狼吞虎嚥地吃起來,直到不能再吃為止。
早飯時間,東家大姐、西家大嬸笑語盈盈地端來自家的臘八粥,父母連忙放下碗,說著感激的話兒找碗盆盛,又說說笑笑地送她們出門,迎來送往中洋溢著鄉里鄉親間相濡以沫的關愛。媽媽也將我們家的臘八粥一碗接一碗地端送給街坊鄰居。於是,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中,多了包著頭巾、端著臘八粥的大嬸大媽。臘八粥氤氳的熱氣也溫暖了那個天寒地凍的清晨。
一大鍋臘八粥要吃好幾天,天太冷了也不會壞,早晚吃臘八粥,中午還吃臘八面,父母趕年集回來,生把火也能吃上一頓省事的好飯。
多少年過去了,臘八節家鄉人還是喜歡做臘八粥吃。如今做臘八粥沒那麼辛苦,街上有賣的臘八豆,都是經過剝皮機精心加工的,口感相當不錯,菜餚也相當豐富。臘八節早上,依然互相端送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繼續著這一傳統的人文關懷。每年的臘八節,媽媽都能吃到各種口味的臘八粥。為她高興的同時,也感到自己在外面鑄就人生的精彩,卻日漸淡出濃濃的鄉情、鄉韻了。
——好想吃一碗家鄉的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