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小學生敘事作文
篇一:拜年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早早地起了床,和爺爺、叔叔、爸爸去拜年。
我們來到了四爺爺家。四爺爺家的院子很大,長滿了花草。現在,這些花草在星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艷麗,是星光給它們披上了一層銀色的大衣。
我們進了屋。這個屋的陳設極其簡單,一把小轉椅,一幅壁畫,一隻沙發。
「快,快叫四爺爺好。」爸爸催促道。
「嗯。四爺爺好。」我說道。其實,我只是希望能得到一些壓歲錢。
「好。快坐坐吧!」
我懊喪地歎了一口氣,無精打采地坐在了轉椅上。四爺爺偏偏不會意,真倒霉!不過,我的希望倒是滿充足的。因為我們起碼要走二十家。
出了四爺爺家,我又重新振作起來,原因嘛,不言而喻。一開始我還勉強能忍受,但後來就越來越不是滋味了。不得壓歲錢先不說,總是這樣說XXX過年好,根本沒有多大意義。我早已是口乾舌燥,不耐煩了。
「爸爸,現在能回家了吧?」我焦急地問。
爸爸笑著搖了搖頭,繼續朝前走。我無可奈何,像被冰雹打過的花一樣,拖著兩條沉重的腿跟在爸爸後面。突然,我看到了一棵歪歪扭扭的大樹,有一根樹枝像手似的伸到地面上。這正是奶奶家的樹!我興奮極了,丟下一句「我回家了」便飛奔了回去。
這樣拜年有什麼意義?這樣大人雖然高興,但有沒有想過孩子的感受?我第一次覺得大人有點自私,甚至有些討厭。
拜年,是一個心胸狹窄的懶漢,使人們總說過年好,過年好,沒有一點創新。他帶來的俗氣,使人無精打采。我長大後一定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要超凡脫俗,開闢新的道路!
篇二:拜年
今年春節,我和媽媽歡天喜地地往瀋陽趕。兩人一路不停地抱怨著列出開得太慢了,每站都停。終於到了瀋陽北站,又花了20分鐘來到姥姥姥爺家裡。第二天晚上,姥姥就催促我和2個表妹,1個表弟用韓文給姥爺拜年。
因為我不會說拜年的韓文,於是我先讓最小的表妹先拜。我在旁邊惴惴不安地看著,心裡慌得像是有十五隻水桶--七上八下。我又看看大人,他們在麻將桌周圍打麻將,沒看我們,我這才放心。這時,表妹恭恭敬敬地跪下,給姥爺磕了一個頭,還奶聲奶氣地用韓文說:「祝姥爺新年快樂!」然後驕傲地瞟了我一眼,就像當年兔子瞟烏龜一樣。輪到我了,我大步走上去,撲通跪下來,這時大人們突然圍在我身邊,使我感覺到一隻兔子被一大群獅子包圍起來似的。我的心都快蹦出來了!面對一本正經的姥爺,我慢吞吞地用韓文說到:「祝姥爺新年快樂!」周圍的大人們一齊鼓起掌來,姥爺眉開眼笑地說:「也祝你新年快樂!」說完,姥爺拿起身邊的鑰匙,開了一個誰也沒見過的櫃子,拿了一個大紅包遞給我,是鼓鼓的、滿滿的。我非常激動,恨不得把姥爺親一千萬遍!
原來拜年也不難呀!
篇三:拜年3部曲
之丫頭駕到
表姐家的妹妹可不是好惹的,可今天的嘴真甜。幾個月沒見,難道是棒棒糖吃多了。一進門便忙不迭地的說:「祝小姨成績更上一層樓,祝姑媽身體健康。」
老媽直誇讚:「到底是學生囉!小嘴真甜!」直接獎勵她一個大紅包。丫頭蹦蹦跳跳進臥室了。今天的丫頭真反常,要是以前一進門肯定兩手一攤,直接切入主題:「恭喜發財,紅包拿來!」今天倒學會矜持了。肯定有貓膩!說不定在臥室大鬧天宮呢!我得偵查偵查!丫頭乖乖的坐在沙發上,嚼著牛肉乾,規規矩矩的看著電視。今天怎麼這麼乖巧,難道做錯事了:打碎了花瓶還是砸碎了玻璃!還是另一個丫頭附身了!
我走進臥室,她居然還分我吃牛肉乾。這不像小氣的丫頭呀!我「搶」她手中的遙控器,她竟然拱手讓我了。吃飯時,她竟然給每個人碗裡夾了一塊雞肉。這還是我認識的丫頭嗎?吃完飯,我實在忍不住了,便溜進廚房問媽媽:「丫頭怎麼了?」媽媽詭異的一笑:「人家丫頭現在上全托班,可聽話了!」
原來如此呀!怪不得這麼懂禮貌呢,是全托的功勞呀!從廚房出來,丫頭還問我:「小姨,《希望英語》是那個台呀?」看來,丫頭長大囉!
之成績這點事兒
今天是初三,一家人去舅舅家拜年。舅舅家裡有兩個孩子,年紀與我相仿。可是大人們非得在我們三個孩子中比來比去、比去比來。
最喜歡拿成績說事兒。我們就像報賬單一樣,把成績一一報上去。我最討厭的莫過於此——大人們居然由成績得出智商。難道三門主課分加起來正好250,智商莫非就是250囉!
飯桌上,大人們又開始拿成績說事。最先拿我開刀,舅舅問話了:「小妹呀,考的怎麼樣呀?」原本想用句「搪塞」過去,可是舅媽卻不依不饒,非得打破砂鍋問到底。我只好竹筒倒豆子一滴不剩全「招」了。
儘管三個孩子中我依然是最好的,可是讓姐姐和弟弟多尷尬呀!拜年的氣氛也沒了,熱鬧也沒了……唉……
之手機「響」了
今天是初四,蘇州正是好風光。一家人正在遊玩寒山寺,手機響了。是同學發來的:「新的一年開始,祝好事接2連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顏6色,7彩繽紛,偶爾8點小財,煩惱拋到9霄雲外!請接受我全心全意的祝福。祝新年快樂!」
俗話說的好:「來而不往非禮也!」我也發了條短信回了過去:祝百事可樂,萬事芬達,天天娃哈哈,月月樂百氏,年年高樂高,心情似雪碧,永遠都醒目!」
爸爸和哥哥的手機一刻也沒閒著,可媽媽的手機卻沒動靜。媽媽不識字,所以很少有認識的叔叔阿姨會發短信與媽媽聯繫。
看著媽媽一個人坐在石橋上,我倒是心生一計。悄悄屏障自己的手機號碼,也給媽媽發條祝福短信。
我還假裝搶過手機,一本正經的給媽媽念短信「祝您身體健康,女兒學業有成,兒子工作順利,全家和和美美!」老媽忙問誰發的呀?我便隨便說了個認識的小李阿姨。
誰知,老媽卻讓我回了個電話過去。這可難為我了,電話薄裡沒李阿姨的電話號碼。可這電話必須得打,我只好裝裝樣子,把電話回撥了過去,然後再糊弄老媽說:「李阿姨的電話不在服務區。」還好,老媽沒再追問下去。不然,我可真是捏了把汗……
拜年三步曲,每一曲都有自己的style!
篇四:拜年
爆竹聲中我們歡天喜地地迎來了龍年春節。跟著大人們各處拜年就成了這個春節的傳統節目,到處吃吃喝喝拿紅包,不亦樂乎。但是,到舅公舅婆家的那次拜年卻給我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
因為表姨媽從上海來到南京看望她的父母,我們一家人決定到舅公家聚一聚。那天不巧,天空下著細雨,我們大包小包地拎著禮物,開車很快就來到了舅公家。
門開了,走出來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和藹可親地看著我們。大家寒暄著恭賀新年,我還從舅公手裡接過了壓歲錢。走進房間,只見窗明几淨、整整齊齊,一看就知道,房間的主人是個一絲不苟的人。客廳的牆壁上貼著各式各樣的福字,牆上掛著各個時期的孩子們的相片,屋子裡暖融融的,充滿了溫馨祥和的氣氛。
聽媽媽說舅公舅婆原來是安徽和縣重點高中的特級教師,在縣城裡名氣響噹噹,不過現在都已年過七旬,體弱多病了。大人們很快就聊開了,歡笑聲此起彼伏。細心的舅公,拉著我的手,慈祥地問:「冷不冷啊?餓了嗎?」我搖了搖頭,覺得面前的這個老師兼長輩非常的親切。然後,他神秘地領我走進了書房,從書架上拿出一本郵冊給我看。哇!全是郵票。
我驚呆了:「這些全是你的收藏?」
「是啊!」他微笑的眼角流露出得意的神情。
「你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收藏呢?」我好奇地問。
「哦,我是把別人寄給我的信封上的郵票一一剪下來的。」他用手一邊比劃,一邊耐心地跟我說明。又指著書架上面厚厚的一大疊郵冊,臉上是滿心自豪的表情。
我簡單地算了算,怎麼著也有上萬張吧,「怎麼會有這麼多的信呢?」我不解地問。
「我和舅婆教書四十多年了,學生們不管到哪裡都願意給我們報個信兒。我們希望還可以給所有的學生哪怕是一點點的幫助。」他的眼神裡充滿了對他的學生們的思念,他的笑容是那麼的令人尊敬。
那些郵票來自世界各地,跨越了各個時代,每一枚都是師生情誼的象徵啊,我無限感慨地說:「真是桃李滿天下啊!」
他還給我參觀了他的剪報,可謂五花八門,有蟲鳥集,有蘭花集,高考作文集,徐悲鴻的馬,全是從報紙上剪下來的,整整齊齊地分門別類地貼好,滿滿地立在書架上,成了一整套自製的百科全書啊!我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
不知不覺間到了晚餐的時間,表姨媽執意要請我們在外面吃飯,說:「二老幾乎不在外面吃飯。」我這個經常下館子的00後,很不理解地問:「為什麼啊?」表姨媽說:「在外面吃太貴了,他們不捨得亂花一分錢,還用退休金資助了5個山裡貧苦的孩子上學呢!」突然間,我心潮澎湃,我把舅公給我的壓歲錢掏了出來,說:「舅公,您替我把這個給山裡的孩子們吧!您今天給我的所有感動就是最好的禮物了!」舅公無限慈愛地撫摸我的頭,說:「我一定帶到!我相信你一定會是個好孩子!」
離開舅公家,我好像被神奇地充滿了電,這樣的拜年讓我感到自己真的長大了一歲。我從老人們簡樸而高尚的生活中感到了老一輩教育家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熱愛,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將激勵我們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為將來更好地服務於社會而不懈地努力學習。
篇五:拜年
今天是大年初四,一大早我睡得正香,就被一陣喧鬧聲吵醒了,只得與爸爸、媽媽同去拜年。
拜年嘛,禮品是自然少不了的。上路了,街道上車水馬龍,人挨著人,一片繁華的景象。經過了十幾分的車程,算是從車海、人山中擠出來,到了目的地不愧為過年,連年停車位都這麼難尋。終於下車了,這不是大姑家嗎?不管了!搬東西走人,看看我的侄子女侄女都怎麼樣了,奪過兩個禮品還真是重。卿開大姑家的門,侄女跑來接過我手中沉甸甸的禮品,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平日早要紅包了,更讓我想不到:「祝舅媽媽新一年更漂亮。」媽媽給了她個紅包,她倒好,在我面前晃來晃去,把紅包甩來甩去,這不激起民憤嗎?我也不甘落後於人,也得要紅包啊,連走路踉踉蹌蹌的侄子也有了。我清清嗓子,提了提神,心裡打好草稿,來到大姑夫面前,還真有點緊張,便嘻皮笑臉以做掩示,該進入正題了,我眉頭一緊,嚴肅了起來,對大姑夫說:「祝大姑夫吉星高照、招財進寶、生財有道、五福臨門、六六大順。」聽了這一氣呵成的祝福語,大姑夫有所感悟,左手探入了口袋,終於幾經推托,幾張鮮紅的票子還是收入囊中。侄女你可不能再顯擺了,我也有。
我將新年的祝福送給了大姑夫一家,也得到了壓風錢,面小侄女也送給我們祝福。這次拜年可真是收穫豐富呀!
篇六:拜年
今天,是新年的第二天,爸爸說,今天要去給親戚好友拜年。
一大早,爸爸就叫我起了床,說馬上要去給姨婆拜年了。我起了床,看見姐姐、媽媽、爺爺、奶奶、叔叔,都在吃飯,看來是準備出發了。
吃完了早飯,我們就出發了,首先我們先去姨婆家拜年。
「哇!這裡的空氣好新鮮啊!」我吃驚的說。「因為這裡有許多綠色植物。」爸爸解釋道。「那好久才到呢?」「再走一會兒吧!」「哦!」
於是,我們又走了一會兒,「到了!」爸爸說。我抬頭一看,哇!和我奶奶家的房子差不多大,就是空地少了一些。我們進了房內,看到一群人在吃飯,我不認識,就只好看情況了。
「嘰嘰喳喳嘰嘰喳喳……」媽媽和他們說起苗話來,我稍有些聽懂,又有些聽不懂。姨婆說「你們來吃一些飯吧!」「不了,我們來看看您而已,不吃了!」媽媽客氣的說。結果又爭辯起來。
我們在姨婆家玩了一會兒,就開始去下一站了。「爸爸,我們現在去哪呢?」我問。「恩……去馬田鎮啊!」爸爸回答。
汽車又緩緩的開了一會兒,突然,車子停了下來,車門被拉開了,我醒來一看,原來到了,一下車,就看見外公,就叫了一聲「外公好」。我往外公家走,到了樓梯時,看見了表妹,就跟她打了招呼。
走著走著,我突然想起華哥來,他是我的一個非常好的朋友。我高高興興的跑到大外公家去。「大外公,華哥來了沒有?」「恩……沒有來……他都沒來過年。」大外公和藹可親的說。「哦,謝謝!」我失望的說。
在馬田又玩了一會兒,就前往下一站,是去八金家,他也是我的好朋友。我們在玩的時候,我還不小心掉到湖內的岸邊,身子濕了一半,爸爸看到了,有些生氣,但是他沒打我。
拜年,是送溫暖,是送祝福,也是送歡樂。
篇七:拜年
過年就少不了拜年,你可知道以前到現在拜年都有過哪些方式嗎?聽爸爸媽媽講,改革開放以前,每到大年初一的早上,小孩子們就穿上一身土裡土氣的花衣裳,到晚輩那裡磕三個頭,說句:「給你老拜年了!」就可以得到1角的壓歲錢。
改革開放之後,人們的經濟條件不斷提高,所以,拜年時還帶一些禮物,以表寸心。農村的人們其實方式不變,但壓歲錢提高到了1—5元錢。
近幾年,從城市到鄉下,幾乎家家戶戶都安上了電話。每到過年的時候,各家的電話都響個不停,雖說祝福的話語不長,又沒有上門拜訪親切,但表達了人們那顆真誠的心。
今年,大部分人都買了手機,短信拜年這一新時尚潮流席捲面來。就拿我爸爸來說吧,他在接到很多人發給他短信之時,很快學會了發短信。例如那一次:大年三十的晚上,爸爸一手拿著手機,一手拿著電話薄,全身投入地給自己的親朋好友發短信,回短信。由於他打字較慢,所以他用一句固定的話給別人發短信:「祝猴年幸福,心想事成。萬事如意。」爸爸也接到了別人給發的信息,例如文超叔發來的:「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整日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還有:「我送你一個祝福,一個心願,一個幸福,一個美滿等。不瞞您說,爸爸今年接到了二百多條短信,發了一百多條短信,怎麼樣,厲害吧!
我想,接下來的拜年方式可能還會變化。明年可能用可視手機直接對話。還可能是網上拜年等。
通過拜年方式不斷變化,讓我們看到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國家經濟和科技飛速發展,更讓我們看到了祖國燦爛似錦的明天。
篇八:拜年面面觀
「爆竹聲中一歲除」,又是一年佳節至!春節期間,親朋之間表達親情,好友之間傳達友誼;談談去年的輝煌,說說來年的宏願……相互之間拜年是溝通的重要渠道了。而,拜年的方式既有傳統的沿襲,更有新潮的體現了。
登門拜年:
這可是傳統的拜年方式,也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了。瞧!大年初二,爸爸媽媽帶我到姨媽家拜年!我不由從心底深處生出了欣喜。只見爸爸手上大包小包的,拎了一大堆。姨媽家是賣家用電器的——「小冒家電」在張綱可小有名氣哦!剛到姨媽家門口,就看見姨媽、姨夫站在門口,滿面春風。我大喊:「姨媽,姨夫,祝你們牛年生意興隆,財源滾滾!」呶!我的口彩也來了:「小虎,祝你牛年像小牛犢一樣,結結實實,學習進步!」聽著互相祝福的話,我的心裡就來勁,彷彿真成了小牛犢,渾身充滿了力量;我的「財源」也來了——姨媽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個紅包,塞到了我的手裡。
網絡拜年:
今年用得特別多!能感覺得出來,今年電腦更普及了,走進了千家萬戶。老爸是個搞承包的,好多人在為他打工呢!人家為他創造了財富,他還不表示表示呀!這不,他拿出手提電腦,不慌不忙地上了網,「刷,刷,刷」,來了個短信群發,可比媽媽先進多了!我和媽媽眼睛都看直了,爸爸好像意猶未盡,表演欲來了!又來了個QQ賀卡拜年!精美的賀卡,溫馨的語言,讓人讚歎不已。
當然,還有什麼QQ留言啦,信箱賀卡啦,「溫馨傳遞」啦……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哦,對了,明年就是我們一家子的本命年——虎年了。在虎年裡,我希望自己能變得十全十美,學業有成。希望父母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最後,我祝大家新春快樂!
篇九:給長輩拜年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被爸爸媽媽從被窩裡揪出來,一睜開眼就聽見爺爺奶奶在客廳裡大聲說:「天添,快起來給我們拜年,我們這可有壓歲錢!」我一聽,立即來了精神,一骨碌就起來穿好衣服,跑到客廳向爺爺奶奶鞠躬,低頭說:「祝爺爺、奶奶——春節快樂!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爺爺奶奶聽到後,臉上立刻綻開了一朵花,每人給了我五十元,並囑咐我,不要亂花錢。媽媽說:「錢先存到我這吧!」我很不情願地把錢給了媽媽。
吃完香噴噴的餃子,我就跟著爸爸媽媽去鄰居家拜年了,每到一個鄰居家裡,我都面帶微笑地說:「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新年好!」而他們會抓一大把糖放在我的手裡,剛串了幾家,我的兜就裝不下了。
挨家挨戶拜完年,我忍不住問媽媽:「過年為什麼要拜年呢?」媽媽說:「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在過去,晚輩給長輩拜年是要磕頭的,現在大部分都改成鞠躬了。記得你小的時候,都是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的。」「真的嗎?」我半信半疑地問,爸爸說:「是呀,你一聽說給糖和壓歲錢,頭磕在地板上咚咚響,結果光要糖,不要錢,」我被爸爸說的咯咯直樂。
我說:「哦!我知道為什麼給長輩拜年了,不過我認為拜年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拜年時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一顆孝心、一顆愛心、一顆真心。」媽媽摸著我的頭高興地說:「我們的天添真是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