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粽子節小學生記事作文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據說這個節日是紀念戰國時期的楚國愛國詩人屈原。相傳由於楚國的衰敗,在極度傷心悲痛、完全絕望的心情下,62歲的屈原於農曆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紛紛往河裡扔下糯米團。之後,人們就有了吃粽子的習慣。
這天,我們買好了糯米和粽葉。回到家裡,我們洗洗刷刷便開始包粽子。我們先把粽葉裹成個漏斗,裡面鋪上白白的糯米,然後放上棗子或者豆沙,當然我最喜歡的還 是肉,接著再用粽葉包裹起來。就這樣,個個乖巧可愛的粽子「寶寶」就包好了!經過個小時的努力,個個飽滿的粽子出現在大家的面前。那層層疊疊的粽葉下面,藏著個個雪白迷人的粽子寶寶。
那個個小寶寶簡直太可愛了,我這個摸摸那個摸摸,微蹙著眉頭依依不捨的把它們放進蒸籠,媽媽看了笑的合不攏嘴。總覺得蒸粽子的時間過得特別慢,分鐘,兩分鐘,十分鐘……終於,媽媽慢慢地打開了鍋蓋,股清香直撲鼻尖,看著小寶寶們「騰雲駕霧」地從蒸籠裡個個地「飛」了出來,像極了從五行山下蹦出來的「孫悟空」。我迫不及待地拿著「孫悟空」,快速剝掉粽葉,團白玉樣的可愛的糯米就露出了笑臉,我狼吞虎嚥地吃了個又個,直到肚子都鼓了出來。
「嗝……嗝……」我摸著肚子滿足地打著飽嗝。
「少吃點,吃多了不消化。」媽媽看著我臉笑意直搖頭。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我愛端午節,愛我的「粽子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