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元宵,做元宵小學作文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這首詩名叫《上元竹枝詞》,是符曾寫元宵節的。(上元節,就是元宵節。)這不,新年的熱鬧剛剛過去,元宵節就要來了。元宵節的習俗是要吃元宵的,利用空餘時間,我跟著奶奶學會了做元宵。
元宵也叫「湯圓」、「圓子」。早在漢武帝時期,就有了元宵。據說宮中有一個宮女也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所以,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
做元宵的過程非常「煩」。我們先準備好了米粉、豆沙餡、開水、面盆。接著把米粉倒入面盆,倒入開水,調和成麵團。注意,水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適中。然後,從大麵團上扯下一點兒面飩,再把它搓成圓,放入餡就好了。可是剛揉好的麵粉團好像非要和我做對似的,好不容易搓到一起,又馬上裂開了,害得我費了好大勁。終於可以裝餡了,可是那豆沙餡又喜歡和我作對,我放少了,它就像一個洩了氣的皮球;如果放多了,又撐破了肚皮,還弄得元宵外面都是豆沙。哎,一個白元宵成了花元宵了!
煮元宵也非常有趣。剛下到鍋裡的元宵都沉在鍋底。隨著水的沸騰,元宵一個個浮在水面上,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
元宵做好了,嘗一口自己做的元宵,潤滑滑的,香甜可口,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