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包粽子作文7篇

小學包粽子作文7篇

篇一:包粽子

端午節就要到了,我很想吃粽子。今天早上,我和媽媽去早市買了粽葉、糯米,還有蜜棗、花生。回到家後,媽媽先把粽葉煮熟,然後再把糯米泡在水裡,大約泡了一個小時,就可以包了。

材料準備好了,我們開始包粽子,爸爸教我包粽子。首先,把粽葉捲成錐形,然後把糯米放進粽葉裡,放一個蜜棗和兩個花生,最後再放一些糯米。這樣餡就好了,用手把糯米壓的平平整整的,然後把粽葉來回的繞,最後再用線把粽子繫好,要把線繫牢固,不要太鬆,要不會漏米。我也學著爸爸的樣子包粽子,剛開始我總是包不成錐形,爸爸又給我示範,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終於學會了。我包了十幾個粽子呢,不過我包的粽子很像槍包粽子,不像爸爸媽媽包的好看。雖然我包的粽子不好,我也一樣開心,因為是我自己辛辛苦苦包的。

粽子現在正在鍋裡煮著,我已經聞到粽子的香味了,一會我就能吃到自己包的香噴噴的粽子嘍!

篇二:包粽子

端午節快到了,媽媽說今年自己包粽子,可是她不會,因此重任就落在了三姨的身上。我很好奇,想學一學,而且聽說還要包肉粽,晚飯後就跟著三姨回家了。

包粽子之前先要買江米,然後泡上一天一夜。再把買來的棕葉和馬蓮清洗一下,加入鍋中煮十來分鐘。準備工作做好就可以開始了。如果想包肉粽,需要先將買好的豬肉切成塊,用耗油、海鮮醬油、香油、少許鹽、胡椒面將肉餵好,同樣的調料把江米也餵好,時間長一點,會更入味。

我剛開始不敢包,因為我怕包不好。我看三姨包的挺好,而且很有意思,看了幾個後我開始嘗試著包粽子。第一個粽子沒稜角,圓圓的,三姨說它長的像我。不過後來我包的就好多了,包出稜角了,這樣我的粽子也可以下鍋了。我始終擔心粽子會散開,可是它們在鍋裡很聽話,呵呵,還挺長臉的。用高壓鍋要煮一個多小時呢,普通的鍋則要四個小時左右,哎,吃點東西還真不容易。

粽子出鍋了,償了一口,味道不錯麼!乾脆拎一盆回家。

篇三:包粽子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末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以前,每年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吃粽子。於是我們班級也舉行了包粽子活動。

六月十三日下午,我們班的爸爸媽媽們帶來了包粽子的材料:有干竹葉、棉線、糯米、紅棗、紅豆等。包粽子之前張老師給我們講了許多粽子的來歷。開始包了,王賢炳媽媽先做示範教我們怎樣包粽子,先用干竹葉頭對頭,然後倒入糯米、紅棗、紅豆,再用棉線纏起來,一個有模有樣的粽子就包成了。看看其他同學包的一個比一個認真,一會兒全班同學都包好了。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們高興地笑了。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趣,我們既學會了包粽子,又嘗到了美味,更關鍵的是小小的粽子讓我感覺到了祖國博大,深遠的歷史文化和民族傳統,我更為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篇四:包粽子

在禮拜四這個陰雨綿綿的日子,我心中卻無限「晴朗」,因為我們要進行舌尖上的賓虹——包粽子活動。

剛開始,王老師發給了我們幾十張粽葉,十來個蜜棗,兩盆糯米,我們便開始動手做了。

我眼疾手快地搶來了四張粽葉,兩個蜜棗,包了起來。但我從來都沒看到過別人包棕子,因此連個粽葉都不知道怎麼拿。但在董智林媽媽的精心指導下,我終於會拿粽葉了。

接著我把兩片粽葉折起來,往裡面放了幾把米和一顆蜜棗,但即將包好的時候,我怎麼折也沒有把粽葉的「頭」折進去,最後還是董智林媽媽幫我把「頭」折進去的。可到了綁紅線的時候,我怎麼都不能將紅線扯斷,只好一直繞,想把這個紅線團給繞完。我整整繞了十多分鐘,才把紅線團的三分之一給繞完,突然我想起陳智楊今天帶了剪刀,我便向他借了一把剪刀,拿著剪刀把紅線給剪斷了。就這樣,一個粽子就被我做好了!

舌尖上的賓虹——包粽子活動。實在是太好玩了!

篇五:包粽子

臘月二十五,我們一家三口去外婆家包粽子。

一到外婆家,外婆把糯米裝在一個竹編的籃子裡,用水沖洗,再抖幾下,等米裡的水差不多瀝干了,我們就開始包粽子。

首先拿兩片粽葉疊起來,小的一張放在上面,大一點的那張放在下面。然後在三分之一的地方捲成三角形,再往裡面放米,用手把米壓緊,然後把粽葉折過去,捏緊,最後再用繩子紮起來。

我也學著大人包起粽子來,裹成三角形,再把粽葉折過去,最後在綁繩子的時候,我用了特殊的方法,大人都是在一個角上繞幾圈,打個結就好了,但我卻是這裡繞三圈,那裡繞五圈,再把繩子穿過來穿過去,打上結就好了,這樣包起來的粽子奇形怪狀。有的像兔子,有的像烏龜,還有的像一個包裹……

再來說說包粽子的餡吧。有黑豆、板栗、紅棗,還有蠶豆,我選了板栗和紅棗來包。大人總是把餡加在米的中間,我卻有時把餡放在米的下面,有時放在米的上面,有時把兩種餡放在一起。

外婆把我們包好的粽子分類紮好,然後放到鍋裡煮。

我們期待著香噴噴的粽子出籠。

篇六:包粽子

今天,媽媽想自己包一些粽子。

早上,我們到集市上買了一些粽葉。到了家,我們就開始包粽子。媽媽拿出熱水,準備洗粽葉,她說粽葉很難洗。我聽了想:這有什麼難的,洗粽葉誰不會!我很自信地說:「我會洗!」可是,洗粽葉看起來很簡單,但確實非常難洗乾淨。後來,粽葉終於洗完了。

接著是洗米。媽媽拿來一盆米,我們便開始洗米。我先把米倒在竹畚斗上,然後,用溫水清洗。我們反覆清洗了三次。總算是洗完了。咦,怎麼變的這麼重了?「因為米把一些水給吸進去了,因此,變重了」,媽媽說。米也洗完了。

終於,可以包粽子了。媽媽拿來一片粽葉,還拿來一勺沉甸甸的米,又拿來一根線。很快,就包好了一個漂亮的粽子。我也學著包起來,可是米總是不聽話,老是掉出來。媽媽說:「繩子要結的緊一點,這樣米就不會跑出來了。」我也試了下,勉勉強強的過關了。我們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燒好後,打開鍋蓋,熱氣沖天,看見有幾個粽子的繩子鬆了。一眼就可看出這是我包的粽子。我拿了一個熱乎乎的,裡面的米比粥還軟。

哎!學包粽子真不容易。

篇七:快樂的端午節

今天,我們學校裡組織了一個活動,是關於端午節的。老師請所有的家長和學生們一起包粽子。

下午,家長們都來了,於是,大家一起包起了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包起了粽子。首先,把兩片一大一小的葉子折出一個角,再在折好的角筒裡加入一些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的大豬肉,又加入一些糯米,把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變得得意洋洋起來了,可是,當我把粽葉蓋起來的時候,米粒就像一個個頑皮的小孩,接二連三地蹦了出來。

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趕緊叫媽媽過來幫忙。媽媽把米粒去掉一點,在媽媽的幫助下,就到最後一步了,就是扎粽繩,粽子要扎的越緊才越好吃。因此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了媽媽。看著粽子呈現在眼前,心裡樂滋滋的,還跟它合了個影。

回到家,香氣撲鼻而來,原來是奶奶已經煮好了一鍋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撥開粽葉,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糯糯的,香香的,啊!真是人間美味!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蘊涵著中華民族深深的情感。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作文
金牌測算
免費起名
免費測名
個性網名
個性簽名
個性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