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作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到了這個節日,人們都會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寫的詩句,來表達大家對先人的思念之情,而今年我卻發現了一股邪氣。
我們全家回老家給奶奶掃墓。我們步行上山時,發現山路被封了,一些人在收過路錢,每人二十塊,不交就不讓過去。爸爸氣憤地準備打110,媽媽急忙攔住他說:「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罪這些人幹嘛呢?20元又不是什麼大數字,給他們就是了。你不想想:我們走了,他們要是來破壞墳地怎麼辦?」爸爸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交完錢上山的路上,我一直忿忿不平地想:這些人想錢想瘋啦?這種招都能想出來?他們就不怕遭報應?
來到奶奶的墳前,我們放置了幾束鮮花,幾盤糕點及一些水果,然後我們點上香燭,把折好的錫箔元寶、紙錢燒給先人,表達我們對奶奶的思念與祝福。
爸爸媽媽在給奶奶的墳培土,我就四處走走、看看。我驚奇地發現別人家的祭祀用品五花八門:有紙糊的別墅、奔馳,他們說是要給老人過過好日子;還有紙糊的美女,他們笑著說是要給老爺子享受享受;更搞笑的是,還有一家請了一個「大仙」作法,「大仙」在那兒又蹦又跳的,而那家人都跪在地上頂禮膜拜……
我覺得這也太不應該了,盡孝道應該是在老人活著的時候對老人好一點,而不是在人死後擺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封建迷信,這些不僅褻瀆了先人,也玷污了清明節的「清明」。
清明掃墓,緬懷先人,既是民族習俗,也是人之常情。文明的掃墓的方式很多——有送上一束鮮花,以此寄托哀思;借培土之機,在墳旁栽上一棵樹,既莊重節儉,又綠化環境……
我希望警察能管管那些收所謂「過路費」的村民,我還希望大家能夠文明掃墓,讓清明節真正變得「清明」起來。
清明節的作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清明時節的寫照。再過兩天就是清明節了,我想在這裡寫寫清明。
「清明」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是人們遊玩踏青的節氣。此時的天氣漸漸暖和了,大地復甦,植物發芽,小動物們出來的更多了,而人們也脫去了厚厚的棉衣,不再蝸居家裡,走進大自然,享受春天的沐浴。
同時,「清明」還是一個祭奠親人的日子。在老家,清明前幾天,田間地頭多了徐徐輕煙,媽媽說這是人們在燒紙。據說,每年清明的這些燒掉的冥幣能夠寄到陰間親人那裡,夠他們花一年。我想,這種祭祀的方法太危險了,春天天干氣躁,如果引起火災可就麻煩了。所以在這裡我想告訴那些祭祀親人的人們:清明時節,文明祭祀,既表達了心情又不失對親人的緬懷。
清明節,有的人去踏青,大自然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清明節,有的人去祭奠親人,又有多少悲情湧上心頭。清明真是一個讓人歡喜讓人憂的節日!
清明節的作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到了這個節日,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寫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天,我和全家人一起去無錫為外婆掃墓。到了外婆的墳以後,我們每個人拿起掃帚或抹布,為外婆的遺像和墓碑擦洗乾淨。接著,我們放置了幾束鮮花,幾盤糕點及一些水果。最後我們再燒香,把折好的錫箔,紙錢和元寶燒給外婆,表達我們對外婆的思念與祝福,願外婆在另一個世界裡得到許多錢,幸福的生活。
我希望外婆能保佑我有一個充滿了光明的未來。此時,我不禁想起曾經與外婆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我在很小的時候,外婆還沒有去世。那時的外婆雖然已經滿臉皺紋,頭髮花白,但是很疼愛我,外婆那和藹的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如今,外婆已經逝世了,可她那慈祥的面孔還留在我的腦海裡。
遠處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鳥兒唱著動聽的曲子,遍地金黃色的油菜花,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萬物復甦的景象。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活的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才會不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