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450字篇1: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清晨,一陣濃郁的糯米夾雜著粽葉的香味兒把我從夢中喚醒,啊,今天是端午節!
我再也在床上待不住了,一骨碌爬起來,就往飯廳跑去。眼前的景象令我興奮不已,桌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粽子,有鮮肉粽、火腿粽、花生粽、蜜棗粽、白粽……數都數不過來,真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饞得我直嚥口水。
我趕忙坐下來,顧不得擔心冒著熱氣的粽子燙到手,匆匆地剝開一個粽子碧綠的「外衣」,香味兒撲鼻而來,只見一個黃燦燦的飯團就像一個吃飽了的小貓肚子一樣滾圓,把粽子掰成兩半,露出了裡面鮮美誘人的肉餡,我再也受不了種誘惑,大喊一聲「吃粽子嘍!」立刻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吃完鮮肉粽,我感覺還沒解到饞,又剝開了一個我最愛吃的白粽,輕輕沾上一點糖,然後大口咬進嘴裡,哇!那甜蜜的感覺直浸肺腑,真是絕世精品呀!
真難忘這個粽子飄香的端午節,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節啊!
端午節作文450字篇2:端午節的由來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這就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大夫叫屈原,他不但是一個治理國家的優秀人才,還是一個偉大的詩人。當時,秦國把楚懷王抓走了,屈原建議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把大王救回來,但楚頃襄王怕打不過秦國,猶豫不決。有一個壞人不想讓屈原受寵,就在楚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頃襄王信了那個人的話,就把屈原的封地沒收了,把他流放到汩羅江那裡了。終於,楚國被秦國滅掉了。因為屈原是一個很愛國的詩人,他心如刀割,就寫了一首《天問》的詩,決心和國家共存亡,就抱著一塊石頭跳進了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當時,許多人為了救屈原,就駕著船,向江裡投飯團和肉丸,並向江裡倒雄黃酒,防止魚蝦咬傷屈原的身體。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並在這天,舉行賽龍舟活動,並包粽子、喝雄黃酒。
端午節作文450字篇3:包粽子
今天是端午節,我飛快地跑回家想早點跟奶奶學包粽子。回到家,只見奶奶已經在洗米了。我急忙做起作業。
忽然,我聽到奶奶的喊叫聲:「丁檸,作業做完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一聽,一蹦三尺高,火速奔向廚房。到了廚房,我一看,奶奶已經包好了幾隻粽子,它們像列隊的士兵整齊挺立,心想:「奶奶包得這麼好,一定有決竅吧。」於是,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像模像樣地包了起來:先拿起一片干竹筍葉,把它捲成凹斗形;然後加一點米,在上面鋪一點紅豆,把竹筍葉的一邊蒙貼在凹斗上,再用繩子纏上幾圈,打一個結,一隻粽子就包好了。然後,我又用同樣的方法,包了好幾隻粽子。奶奶一邊包粽子,斜眼看看,邊樂呵呵地誇我。
吃晚飯的時候,我看著桌子上一盤盤自己包的粽子,心裡有說不出的甜蜜。
端午節作文450字篇4: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瑞陽節、重五節。據說端午節的由來和屈原有關。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深受信任,可是遭到了小人的的陷害,被楚懷王趕出都城,流放到異地他鄉。後來,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痛不已,在農曆的五月五日,抱起石頭,跳進了泊羅江。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悲痛欲絕。紛紛來到泊羅江邊打撈屈原的屍體。漁夫們划著船在江上來回尋找,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效仿。一位老醫師還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希望蛟龍水獸喝了以後暈倒,就不會去傷害屈原的身體。後來人們怕蛟龍把飯團吃掉,就用楝樹葉包上飯,外面纏上彩線,變成粽子丟進江裡。
從此,每年的5月5日,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端午節作文450字篇5:端午節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和重五。端午節的這天,人們要包粽子吃。來到大街上,人們手上都拿著粽子。家家戶戶飄著棕葉的清香,河的兩岸站滿了前來看熱鬧的人們。龍舟上的小伙子個個生龍活虎,一聲令下,個個使出渾身解數,在人們的喝彩聲中,龍舟像離弦的箭直往前衝。贏得了眾多人的喝彩。贏的一隊更是欣喜萬分。
每逢端午節啊,人們要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裡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這樣的話,蚊子就不會"吃"小朋友們身上的肉了。小朋友就能睡一個好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