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感恩作文
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這些都是簡單的道理,沒有人會不知道。可是在生活中我們在享受這一切時,卻常常忘記了感恩。
我讀過這樣一則故事:一對靠撿垃圾生活的夫妻,在垃圾箱邊撿到了一個棄嬰,是個女孩子,好心的夫妻收養了她。
夫妻沒有孩子,希望女孩將來能有所成就,女孩果然沒有讓夫妻失望,她小學、中學雖然用的、吃的都是最不好的,但女孩門門拔尖,常常得第一。因為她知道家裡還有父母在努力的供自己上學。
然而,在女孩考上大學時,養父卻因疾病身亡了。養母的負擔更重了,可養母沒有抱怨,還是每天起早貪黑地去撿垃圾供女孩上大學。
女孩十分懂事,她不想讓養母太累。所以,女孩在大學裡省吃儉用,放假時也要出去打工,沒有回家見過養母一次。
直到女孩大學畢業,有了畢業證書,才高興地回家了。
到了家鄉,女孩一路唱著歌,跑到了家門口,興沖沖地叫著「媽媽」,衝進了家,家裡傢俱沒有變,只是顯的更破舊了。女孩跑遍了全屋,可是沒有人。女孩馬上向鄰居打聽,可不曾想鄰居卻告訴她:「她養母在兩年前就去世了」。女孩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說:「那每月的錢又是誰寄的嗎?」領居說:「你媽媽死前說過,只要醫院肯每月寄你錢,她願意捐出所有器官。」女孩哭了,她好恨自己,自己為什麼不回家,為什麼連最後一面都見不到母親了。
讀罷全文,我也不禁淚流滿面。
同學們,感恩父母吧,有一句古話說的好:「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我的感恩作文
「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每當聽到這首歌,我總會想起我的老師——李寧。
李老師30歲左右,中等偏上身材,一張白皙的臉嵌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顯得格外漂亮,又顯得那麼慈愛、善良。
李老師十分喜愛我們,把六一班看作是家,把我們看作是她的孩子,她注意因材施教,善於捕捉我們身上的閃光點,並及時表揚,很少批評我們。
作業本上那一句句叮囑,一個個提醒,一聲聲激勵的話語,無不凝聚著老師對我們的關心和熱愛。
去年秋天,李老師選我朗誦詩歌,《中華頌》,我既興奮,又有些憂慮,不由得問老師:「老師,我……我行嗎?」李老師和藹地說:「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只要擁有自信,你就可以成功。」望著老師的親切又期待的目光,我想起了當初的承諾,一定要為班級爭光。我便下定決心,要努力練習。老師讓我欣賞徐濤、李慧敏的《中華頌》,又一句一句的教我讀用不同的符號標出抑揚頓挫。詩詞的緩急,都做了標注,在她的指導下,我有了很大的進步,由於其他原因《中華頌》沒能朗誦成,儘管這樣,我也要感謝我的老師,是她給了我信心和勇氣。
三四年級時,我的字十分潦草,猶如一個圓圈,甚至還寫成了連筆字。老師的課不僅上的好,而且書法也很棒,曾擔任我們的寫字老師,她在黑板上示範,一筆一筆的叫我們來練字,我就這樣字就有了進步,最後,在衡水市兒童書法比賽上我獲得了一個優秀獎,為班級爭了光。我這成績的取得,是和老師的耐心指導是分不開的,因此,我要感謝我的老師。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我要感謝我的老師,因為老師傳授給我知識,讓我健康成長。
我的感恩作文
每當走在人潮洶湧的街道上,每當與陌生人擦肩而過,每當被人一眼忘掉,我總會發現,自己不過是人類海洋中的一葉扁舟。
我如此平凡,像大多數人那樣,每天消耗著無法回報的資源。那自己的存在就只是一個毫無意義的消耗品嗎?我無法認同,我的存在,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親眼去體驗這個世界。
我要感恩「我存在」這個本身。
小時候,常常想,常常好奇,為什麼自己不能用別人的眼睛去「看」,為什麼不能用別人的口去「說」,為什麼不能用別人的四肢去「跑」,以及最重要的,為什麼不能用別人的心去「感受」?如果可以,就能更貼近別人的內心的想法,和睦相處也就會更簡單,更不會有如今所謂的「人際關係的問題」了。陷入這一沉思的自己,漸漸變得內向,不愛向人吐露心聲,說話會很緊張;因為那時我給自己的答案是:上天不允許這麼做,人與人之間一定要有距離,而我一直保持著這個「距離」。
我一直以旁觀者的身份去看世界,也可以說是觀看人類社會。按照書上說的,看待事物要客觀,要看到好的也要看到壞的一面,我做到了,可過分的客觀把事情推向了不好的發展方向,我喜歡上了對比,那時年齡小,只覺得別人比自己什麼都強,然後我就成了自卑的小孩。
這是我忽視「我存在」的代價。
烏黑的頭髮隨意披散著,厚厚的劉海蓋住了大半張臉,再加上毫無血色、面如死灰的臉,這讓本應不起眼的我反而讓人有些在意,以至於初中時,一個心直口快的同桌對我說:「你是我見過最陰沉的人。」,這句話讓自己難以忘懷,為什麼呢?那很明顯不是誇人的話吧,現在想來,答案應是很明確:關鍵是「最」這個字,讓我擺脫了一直以來「平凡」對自己的束縛,知道了「存在感」是什麼滋味,從那之後,不再自卑的我把自己偽裝得更為「陰沉」,只是為了從更多人口裡聽到對自己「你是我見過最陰沉的人。」的話語。這種想法對現在的自己來說是很膚淺的,但不得不承認,這讓我更接近「意識到我存在」。
不過是一年的時間,又有一句話將我左右。初三時我換了一個同桌,這人吧,雖然嘴巴得罪人,但喜好和自己相近,也就聊得來。我已經忘記了那句話是如何引出來的,也忘記了那人是不是認真說的,只記得那句話的大概意思是說「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不一定真實存在於萬物的『世界』中,而是獨立於我的意識裡,也就是說,眼裡所映射的圖景都是為自己而生的」何等大膽的想法,但似乎很好地解釋了兒時的困擾,柳暗花明,那麼接下來呢,知道了「事實」,又如何呢,我想我終於知道了,終於意識到了,痛苦的根源,就是自己以來看待事物方式的錯誤,我總是企圖欣賞他人的世界,而忽視了自己的世界,忽視了自己「我存在」這個本身。
事到如今,我開始體會自己的存在,開始用自己本身去看待事物。哪怕這無法解決人生難題,哪怕自己還是會難過,哪怕自己還是討厭說話,但「自卑」已經離我而去,膚淺的曾經也已灰飛煙滅,一切喜怒哀樂不過誕生於自己的心頭,「樂觀」在內心成長。
一度忽視「我存在」這一重要事物的我,只是受到了一點小小的懲罰,「我存在」卻一直不離不棄,花費十多年等待我去意識,不求回報地給予我「坦然」的養育。
感恩「我存在」,讓我知道,我比任何人都開心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