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元宵節活動的作文精選

有關元宵節活動的作文精選

我們的傳統節日元宵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台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遊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遊走,好生男孩)。

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藉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歐陽修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裡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難忘的元宵節

元宵節雖然早已過去,但是仍在我的腦海中不時地浮現。那場面,真是熱火朝天,讓人激情四溢。

人們會在元宵節之前,買來濃郁的美酒,和新鮮誘人的水果,並將節日飯菜備好。然後,父母親們便會不約而同地走到窗前,希望看見兒孫親人,好歡聚一堂。

夜幕降臨,一家人邊賞月,邊吃著團圓飯(我們北方人每到正月十五,便會吃俗稱的「元宵」——也叫「湯圓」)。然後,結伴去看花燈。

每到元宵節,大街小巷就會出現數不勝數,形態萬千的花燈。有精緻的蓮花燈;有小巧玲瓏的動物花燈;有栩栩如生的「龍紋燈」;有變幻萬千的走馬燈;還有迷人的綵燈,裝點著枝繁根壯的大樹……拳頭大的小燈籠,也為這個特殊的節日,做些微薄的貢獻,獻出一絲光亮。

我正欣賞著花燈,還在陶醉時,忽然發現人群一個勁兒地向我這邊湧來,出口馬上被人擠得水洩不通。出去時,幾乎是被人群推著出去的。

原來,是那些煙花,禮花把人們吸引了。唉,那些東西有什麼好看的?我正想著,可不知怎的,忽然又陶醉其中……「盛世佳和」的店門口,接連不斷地燃放著煙火。它們各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爭先恐後地向人們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煙花一邊綻開金色的火花,一邊竄起半丈高,耀眼奪目;禮花色彩各異,爭奇鬥艷,千姿百態,像那公園裡盛開的鮮花,甚至比真實的還要美麗。有時會出現紅,黃,藍,有時會出現綠,橙,棕,令人目不暇接。忽然煙花跳起半丈高,禮花由紅色,漸漸化為金色,後來又變為貌似星星的金色火花,彌留在天空中,辟里啪啦地響,直到慢慢消失。沒想到「二花合一」是如此美麗,他們先後「合作」了十幾種花式。看這兒!一條巨長的「火龍」環繞著夜空,盤曲而上,綻開璀璨的火花,由紅到黃,再到綠,到藍……美不勝收。

我直到上眼皮碰到下眼皮,猛地一驚後,才望著火焰,依依不捨地離開。元宵節是個燈火世界,是一個讓我難忘的節日!

正月十五觀花燈

正月十五真熱鬧,人們猜燈謎、吃元宵、觀花燈、放花炮,真是「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來到馬路上,眼前的景色簡直把我驚呆了。「火樹銀花不夜天」是最好的寫照,白天光禿禿的大樹、草地,像變魔術似的鮮活起來。地上小草充滿生機,樹幹的顏色鮮艷極了,有紅色的、黃色的、綠色的、還有五彩的,樹枝上爭奇鬥艷,有競相開放的花朵,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有「嗡嗡」歌唱的蜜蜂,還有的像是流出的甘甜的露珠,它們一閃一閃,像天上的星星灑落下來,和我們一起感受這節日的快樂。

我們隨著觀燈的人流來到公園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條盤在大門口的栩栩如生的金蛇,金燦燦的非常引人注目,大大的蛇頭、粗粗的蛇身、長長的蛇尾,尤其是它那紅紅的、巨大的蛇信子上,還掛著一個金色的「福」字,像是在預祝人們在新的一年福壽康寧。

再往裡走,燈光越來越亮,花燈的樣式也越來越多,有的像高大的聖誕樹,有的像威武的獅子,有的像飛天巨龍,還有的是鯉魚跳龍門、龍鳳呈祥、五穀豐登。在中心廣場,周圍掛著一圈紅紅的燈籠,每個上面都有一條金色的小蛇在跳舞,正中央有一個巨大的花燈,上下都鑲有金色的祥雲圖案,中間的倒「福」字,流光溢彩,紅紅的燈籠襯托著金色的祥雲和「福」字,金光閃閃的祥雲和「福」字點綴在燈籠上,一派吉祥和喜慶。我好奇的問:媽媽,「福」字為什麼要倒著呢?媽媽邊走邊說:「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我聽了後說:哦,原來還有這麼有趣的故事。

我們走著、笑著、觀賞著,在這燈的海洋,燈的世界裡,到處都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作文
金牌測算
免費起名
免費測名
個性網名
個性簽名
個性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