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包粽子的作文
篇一:包粽子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如:中秋節、重陽節、春節、元宵節等。在這些節日裡,最讓我難忘的就是端午節。
那是上幼兒園大班時過的一個端午節,我們正在草地上玩耍呢!你瞧!我們有人在玩捉迷藏,有人在玩溜滑梯,還有人在玩大蝦抓小魚……草地上一片歡聲笑語。
我們玩得正開心,這時,從沙灘地那兒傳來了老師甜美的聲音「大1班的小朋友們,過來和老師做個有趣的遊戲,好嗎?」我們一聽到「有趣」二字,馬上就忘了自己在幹什麼,跑了過去。
跑 到老師那兒後,老師又說:「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有一個習俗,叫包粽子。大家平時在家包過粽子嗎」「包過。」我們異口同聲的回答。 「包過就好。」老師滿意的點點頭,「那我們就開始今天的遊戲包粽子比賽!規則是每人有二十片棕葉,二十根稻草,沙子是餡兒,10分鐘之內誰包的最多最好 看,誰就獲勝。」老師的話音一落,我們就議論紛紛。誰知一聲突如其來的「開始」讓我們個個忙活了起來。
有的小朋友快速地抓起棕葉一卷,再 用手從旁邊的沙地中抓起一把沙放進去,然後馬上封好口,又迅速地拿出稻草纏在粽子上,再丟到盤子裡。可能是趕時間吧!我在心裡得意的想:「哼!那麼簡單, 幾下就可以搞定啦!」可是包了幾個後,就怎麼也包不好:有一個散開了,像個病人,有氣無力的在呻吟著;有一個封口不太好,餡兒從裡面流出來了,它咧著嘴, 好像在說:「小朋友,你可真笨!」還有一個歪歪扭扭的,像一個彎腰駝背老態龍鍾的老太太。我看著自己盤子裡的粽子,又看著蒙婷雨包好的粽子,簡直是天差地 遠啊!我有些洩氣了。「為什麼她每次包的那麼慢也得冠軍呢?我學學她,說不定可以包好呢!」想著想著,我開始耐心地包起粽子來,不一會兒,我的「模仿一 號」出爐啦!它可漂亮了,方方正正的站在盤中,既沒有「睜開眼流餡,」稻草也纏的很穩當,還打上了個結實的蝴蝶結呢!看著這個精緻的粽子,我心中樂開了 花。接著我又做出了好多和「模仿一號」一樣的粽子,還得到了老師的誇獎呢!
最後,我得了第二名,但重要的不是得了什麼名次,而是我的心中又記載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做事情的時候光顧快是不行的,只有認真才能做好事情。
篇二:包粽子
作文課上,老師說要包粽子,我心裡既害怕又興奮。我想自己肯定做不好,要是能包成一個粽子,就真的不錯了。
開始包了,我先拿來了一片粽葉,想把它折成一個漏斗形,可是葉子總也不聽話。反覆試了幾次,終於行了。接下來,我該放米了,米很濕,放了一把後,竟然漏水了,我不知所措,把米弄得來回動,還好沒有漏米。紅棗和米終於放好了,我無比開心。最後一個環節,應該捆綁了,可是粽葉又不聽話了,難道它想去玩嗎?一直不讓我蓋住糯米,它好像在說:「你不可能征服我。」我想:「我一定要讓你屈服於我。」我只好用全力把它抓住,最後綁住了這個淘氣的「小男孩」。
接下來,我們進行了「小小推銷員」的比賽,我大大方方地走了過去,信心十足地說:「我的粽子是『忍者粽』,它會給你帶來許多驚喜!」
老師還說我包得粽子是全班最好的,又多給了我1昂幣,我心裡樂開了花兒!
通過這次包粽子,我明白了:做事一定要認真,遇到困難,不能氣餒,要有自信!
篇三:包粽子
艾葉香,香滿堂,粽子香,香廚房」。農曆的五月初五到了,這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為喜迎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來,我們班舉行了包粽子比賽。老師早已把包粽子用的糯米、粽葉、繩子分成了兩份,分別放在教室兩邊。看著擺放在那的糯米和粽葉,我們一個個躍躍欲試,巴不得馬上衝過去包粽子。老師似乎看透了我們的心思,慢條斯理地說:「別急!別急!大家心別太急。我們分成兩隊,來進行包粽子比賽,好嗎?」我們異口同聲地答應了。
接著老師把我們也分成兩個隊,大聲說:「粽葉、繩子、糯米這些東西都需要我們自己動手洗乾淨,一切準備好了才能開始包粽子。」
我被分配到洗粽葉組。綠綠的葉子帶著一股竹子的清香,不過它也很危險,葉子兩側有又細又密的齒,十分鋒利,會割手,我們都很小心,每片葉子正反兩面我都刷了好幾遍,才算洗乾淨了。
不一會兒功夫,我們這邊粽葉洗好,那邊同學把米也洗好了,老師就開始教我們怎麼樣包粽子了。老師一邊教一邊包:「先把兩片粽葉疊在一起,在葉子的三分之一處卷一個漏斗形,底部不能有洞。」我們照著老師的樣子一步一步地做。「再用勺子盛一些米放進去,壓實。然後把口子封好綁好繩子,」老師接著說。老師包的粽子真好看,四個角尖尖的。可我們怎麼都卷不好,米掉得到處都是,綁好的粽子一動就散掉,手一點也不聽使喚。還好在老師細心和耐心地教導下,我們也有了自己的成就。雖然扁的扁,破的破,漏的漏,看上去慘不忍睹,可總算是綁起來了。以前我看別人包粽子感覺好簡單,沒想到動手起來還蠻難的,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呀!」不過我有信心一定能學會裹粽子,我一定能將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傳承下來。
比賽結束後,我把自己的戰利品粽子帶回家給父母親看,心裡開心極了。
篇四:包粽子
據說:古代詩人屈原五月五投汨羅江,人們到江上打撈他的屍時體卻找不到,人們為了讓魚蝦不傷害他,而把粽子投到江裡餵魚蝦。現在人們已經不把粽子投到汨羅江裡,但是粽子卻成了每年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習俗。
昨天下課,李老師給我們發一個粽子,讓我們品嚐品嚐,李老師說:「明天,把粽子葉帶過來,回家洗一洗就不沾了,把繩子準備好了。晚上把米浸泡好,明天把準備好的材料帶過來。」晚上,我按照老師說的去做,把粽子葉洗了一遍,又把繩子放進書包裡,我又拿了一勺米,放在小碗裡,又把水放在小碗裡。第二天,我高高興興的來到學校,只見老師走上講台高興地說:「有哪位同學會包粽子那?」只見王少航高高興興地舉起手來,李老師說:「那就有請王少航王老師教我們吧!大家熱烈歡迎。」王少航興奮地走上講台,舉起粽子葉說:「先把粽子葉做成漏斗形,然後再放三分之一的米,再放一些陷,然後再用米把陷給埋住,接著用漏形的上方往下折,最後用繩子把它纏結實,這就OK了。」咦,我的粽子怎麼會漏米哪?這使我大惑不解,老師讓我繼續做。
我包的第一個粽子漏米,又是一個三角形的,我看著第一個粽子,心裡又一個個不願意,我怎麼這麼笨呀!連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一道題,卻不會做。看著眼前的這個小小的粽子,我有點想放棄了。當我在放棄時,我想到了媽媽對我說過的話,她說:「你不能在你不知道這道題是怎麼做時,或是某件事時你都要堅持下去,絕不能向不會的題或事情低頭。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加油!我決不向困難低頭,我要戰勝困難。
我不放棄又堅持包第二個粽子,包的根本就不像,我又接著包第三個,第四個……發現越來越不像了,我生氣極了,我轉念又想,我王少航怎能包那麼好,而我卻包的什麼也不是,我要和他比試比試不可,我給自己打滿了氣。
我很想放棄,媽媽的話再在我的耳邊響起:「遇事一定不要退縮,要去面對困難,人生路上甜苦和喜憂,你一定要把這句話記住,記在心裡,這樣有困難就想想我對你說的話。」我又鼓足了勇氣,又包了一個,呀,我成功了,我終於包的像了,雖然不是特別的像吧,但是已經學會了。就像一個打了氣的小氣球又重新在天空中飛翔。
真是「吃粽子容易,包粽子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