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千橡旗下社區網站貓撲正式宣佈進軍門戶,推出新聞、娛樂、互動三個中心。在新聞發佈會後,千橡董事長兼CEO陳一舟對新浪科技表示,社區依然是貓撲最大的特色與核心產品。本消息來源互聯網。
互聯網分析師呂伯望對此表示,貓撲轉型門戶可能是「被迫的」。國外的web2.0公司從來沒有成功上市過,YouTube、MySpace、Flickr等被收購的web2.0公司業務又都很單純,而貓撲太混雜,國外投資人完全看不懂。貓撲需要提出一個讓投資人看得懂的概念,於是貓撲選擇了做門戶。不過感覺上貓撲並不適合做嚴肅新聞,轉型能否獲得成功還很難說。
據悉,貓撲網此次推出的三個中心各自下設數個子頻道:貓撲網新聞中心下設新聞、體育汽車、房產等十個頻道,娛樂中心下設明星、遊戲、音樂、影視等頻道,而互動中心則主要是原先貓撲的主論壇「大雜燴」,以及博客、寬頻等內容。
陳一舟表示,在中國互聯網業的觀念中,在新聞、郵件、即時通訊、搜索等幾個互聯網的基本應用中,至少需要有2個做得比較好,其中包括新聞,才可以被認為是門戶。陳一舟稱,貓撲原先有社區,加上新聞後,希望可以成為一個門戶。
貓撲網創建於1997年,最初是一個論壇,內容以搞笑娛樂為主,在年輕人中擁有較高人氣。2004年,千橡收購貓撲網,在千橡收購的眾多網站中,貓撲一直處於核心地位,2005年8月千橡董事長兼CEO陳一舟曾對外表示,貓撲網將於2006年上市,但2006年3月,千橡在宣佈獲得GA、DCM等VC聯合投資的48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時,陳又改口「貓撲上市沒有時間表」,而貓撲網也在原先的社區基礎上增加了新聞、視頻等內容,並最終向門戶轉型。
呂伯望認為,門戶可能也只是一個過渡性的概念,如果以後出現更合適的,貓撲可能還會繼續「轉型」。不過陳一舟表示,貓撲做門戶是「為了用戶需要」,而並非是出於明晰概念的目的,貓撲對於門戶廣告收入也還沒有具體的預期,目前貓撲的主要收入來自SP業務。呂伯望認為,貓撲要做門戶應該走差異化競爭之路,從用戶的定位來說,貓撲的競爭對手應該主要是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