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麗水的清明節作文
清明節,大家都很熟悉,可在我們老家麗水,清明節也能玩出新花樣。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掃墓的節日,當然麗水也是。清明節當天,公墓上人山人海,到山上的每一個人都拎這著一個袋子,有水果、點心、蠟燭、爆竹。掃墓的第一步,當然是除墓旁的雜草了,大人們都忙前忙後,我也不列外,幫著大人們將雜草連根拔起,很快墓上就乾乾淨淨了。點上蠟燭,放在墓前,再將水果、點心一盤一盤地擺上,這是祭奉祖先的。然後外婆在墓前說些吉利的話,我們也雙手合十地祈禱。接著就是燒紙錢了,許多的灰在空中飄著,飄到了我們的身上,聽說這是給祖先們的錢,讓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享受榮華富貴。最後就是放鞭炮了,這是為了驅趕鬼魂,鞭炮聲不絕於耳,一會兒這邊放,一會兒那邊放。就像大年三十的早晨,墓前一堆又一堆紅紅的「地毯」。
除了掃墓祭祖,清明果也是家家戶戶都要包的。可我們麗水的清明果和其它地方截然不同。在麗水清明果叫「點心」,包法也與其它地方不同。清明果根據餡料不同分為甜、鹹兩種,甜的是松花或豆沙餡,鹹的則是用肉、蘿蔔、筍、香菇、豆腐、蔥等做成,味道自然是好了。清明果的形狀有些像餃子,但比餃子稍大。
清明果都是由我們自己製作成的,就連皮也不例外。每逢清明,我們就會到鄉下的田野間拔艾草,將艾草放水裡焯,再放清水裡泡一天。一天後,將艾草切細、和水、米粉一起放進鍋裡煮、攪拌,等米粉煮熟了,取出揉均勻。這可不是件輕鬆的事,用擀面仗時,皮很容易粘住,所以要不停地拍澱粉,忙了一上午,一張大大的皮終於做好了。將其攤在桌上,再將熱水瓶蓋使勁壓,一個個圓就成形了。有時,我還會用多餘的當作橡皮泥捏成一個兔子或鴨子。
費勁周折,皮終於做好了,接下來就要包了。這可是一門技術活,全家人動起手來,可我不會,所以只能給大人們打下手,因為包清明果實在太難了。左邊捏一下,右邊捏一下,看似十分簡單,幾秒就能包出一個,紋路有點像麻花辮。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兒,一大筐清明果就擺在我們眼前,可是我包的就是扁扁的,不能立起來,問問大人們,她們都回答:「多練練自然就會了!」蒸的時候還要放一些樹葉,避免清明果粘在一起。不久之後,熱氣騰騰的清明果端了上來。大家都讚不絕口,我也是吃了一個又一個。在清明果中,還看到了幾個與眾不同的,仔細一看,原來是我捏的小兔子、小鴨子,它們也被煮熟了!
包了那麼多清明果,總是吃不完的,我們就送些親朋好友,不過自己也收到了不少。麗水的清明節就是這麼的有趣,活動這麼的豐富!你家鄉的清明節,又有哪些有意思的活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