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拜年為主題的作文大全

為拜年為主題的作文大全

篇一:拜年的來歷

相比每一位小朋友沒有一個不喜歡給長輩們拜年的了,因為可以從長輩哪裡得來壓歲錢。但你們有沒有想過拜年的來歷呢?現在我就說一下:很久以前,有個怪獸叫「年」,每到隆冬季節,食物短缺,「年」就要出山找吃人。有一次,在寸口。看到一個牧童在放鞭炮,「年」很怕,就逃跑了,在路上看到一件飄動的紅色衣裳,更加害怕。最後「年」企圖在一個人家的屋簷下休息,但門逢裡樓出的蠟燭光又把他刺得頭昏眼花,終於跑回山中永遠不回來了!人民發現「年」有三怕:聲響、紅色、火光。這樣以後每到「年」要出山的時候就家家放鞭炮,貼紅色的對聯,點起火。互相道賀! 這個就是來自明間傳說!還有事說:有文字的來源,古代都把」年「字放到」禾「字部,甲骨文中的「年」就是果實豐收的意思。《谷梁轉》講到,「五穀皆熟,為有年」,那就是大豐收的意思。年的正式稱謂在周朝,而正式把「年」定為歲之首的是漢朝,到了南朝,就開始有了年俗的記載!到了現在還是沒有改變!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到宋代,親朋好友之間會相互送貼致賀,這就是早期的賀年片。到了明代,賀年片設計更加完美、精緻,帖上不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還寫上了「新年快樂」、「吉祥如意」的祝辭。

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篇二:拜年三部曲

大年三十的晚上,新年的鐘聲還沒有敲響,拜年三部曲的第一部樂章——「短信拜年」就隆重奏響了。祝福的短信像雪花一樣漫天飛舞,落入萬戶千家,人們享受著這溫馨的精神大餐,心裡美滋滋的。

新年的鐘聲敲響了,隨著鋪天蓋地的鞭炮聲,拜年的第二部樂章——「電話拜年」,再一次響亮奏響。大年初一的早晨,我早早地起了床,打電話給我的親朋好友拜年。我先給爺爺、奶奶打電話,祝願他們身體健康、壽比南山。爺爺、奶奶笑呵呵地祝我虎年快樂、學習進步。我又給姥姥、姥爺打電話,祝願他們新年快樂、虎年大吉。姥姥、姥爺高興地連聲說:「好,好!我們也祝你虎年平安、學習更上一層樓!」我聽了心裡甜滋滋的。接著,我又給二姨、三姨、舅舅、舅媽......打電話拜年,祝願他們新年好。雖然我忙得不亦樂乎,但我十分高興,因為我收到了一籮筐祝福的吉利話。

大年初二,我和爸爸媽媽一大早就起了床,開始了拜年三部曲的第三部樂章——「登門拜訪」。雖然天上飄著雪花,也擋不住我們回家的路。二姨、三姨一大早就和我們電話聯繫,相約在萬客來超市門口集合,一起去給姥姥、姥爺拜年。我們選好了拜年的禮品,一古腦兒塞進了汽車後備箱,然後由姨父開著車出發了。汽車在寬闊平坦的道路上暢通無阻,使我不由想起了一句古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心情特別興奮。看著川流不息的車輛,爸爸感歎道:「現在人們都開著汽車去拜年,哪像我們小時候,拜年最怕雨雪天,路上都是泥濘,我一手推著自行車,一手拿根兒小木棍,走幾步路,刮一刮泥,到中午了還沒趕到親戚家。」透過車玻璃,我們看到騎三輪車、摩托車的人們準備了大包小包的新年禮物,車上堆得滿滿的。媽媽說:「現在,人們拜年的禮物也多了,哪像我們小時候,二斤破果子就能『周遊世界』。」我們聽了哈哈大笑。

到了姥爺家,我們歡聚一堂,一邊吃著美味可口的飯菜,一邊談天論地。姥爺說:「現在科技發達了,交通也便利了,人們互相拜年可真方便啊!」我連忙接過來說:「對!現在拜年就流行——『拜年三部曲』!」大家都開心地笑了。

篇三:歡喜做客——拜年

拜年,可以說是中國人的一種禮儀,也可以說是一種習俗。既然迎來了新年,那拜年當然也不例外。今天是正月初二,我從頭到尾都換上了新裝。一大早,奶奶就在忙裡忙外,因為今天我們要去舅媽家拜年,去做做客。一會兒,奶奶手上拎了一大堆東西,準備就緒,我們便出發了。

終於,在經過汽車的「長途跋涉」後,我們到達了目的地。還沒到舅媽家,我就可以看到一個焦急的身影在遠處的門口東張西望,那一定是舅媽吧!看來,她已經等了很長時間。舅媽看到我們後,就立刻帶著笑容前來迎接。就這樣,在我們歡快的談笑聲中,迎來了晌午的到來。

舅媽正在廚房,用她的一雙巧手製作著她的拿手好菜。坐在客廳裡看電視的我們,雖然喝著茶,還嗑著瓜子,但心早已飛到廚房去了。因為那菜實在是太香了,聞著味兒我都想流口水了。舅媽在廚房裡一邊炒菜,還一邊和奶奶說話。真是太熱情了!桌子上的瓜子殼已經放了一大堆,茶也快喝完了,而這菜便自然而然地擺滿在餐桌上。那熱氣騰騰的菜,那撲鼻而來的香味兒,怎能不「牽引」著你的肚子,去嘗一嘗呢?在飯桌上,舅媽給我夾了許多「美味佳餚」。我吃得很香,她看著也很舒服,我還誇她的手藝好呢!她呀,便樂得合不攏嘴了。

飯後,我們又坐在沙發上,他們大人只顧著聊天,而我則拿著遙控器,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大概過了很長時間,我們做客也做得差不多了。我們該回家了。舅媽一路吧我們送到了小區門口,隨後,她便給了我一個紅包,應該說是壓歲錢。我嘛,當然把它收下了。儘管是到了門口,但奶奶和舅媽似乎還有一大肚子的話還沒吐完呢!這不,又談上了。我站在一旁,可等了半天,腳都站麻了。看來,以後來做客,等到回來的時候,還是別讓主人送了,要不然,總會有個沒完沒了的!

其實,拜年就是這樣。或許每個小孩都會喜歡拜年,因為呀,每次去都能收紅包。我覺得呀,這拜年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能夠見到自己家的一些親朋好友,這樣,新年不就變得更熱鬧、喜慶了嗎?

篇四:拜年

我最盼望的日子——春節終於來到了,因為在這喜慶的節日裡,我們小孩子有好東西吃,有新衣服穿,有壓歲錢花,有小夥伴玩……最讓我感到快樂的還是給鄉親們拜年了。

大年初一的三四點鐘,我就迫不及待地催爸爸起來了。(我們這裡的風俗是新年第一天有家裡的男主人放開門鞭和燒團圓飯)好不容易等到喝完團圓茶後,我就找了幾個方便袋迫不及待地準備出發了。媽媽開玩笑地說:「家裡買了這麼多好吃的,還不夠你這只饞貓吃的!」唉!老媽,你怎會懂得兒子的心思呢,我這不是給鄉親們拜年,為他們送上新春祝福嗎!我一溜煙跑到了村子的西頭,與早已等候在那裡的小夥伴匯合,便開始給鄉親們拜年了。

我首先來到了李叔叔家,李叔叔是個農民,靠種植大棚蔬菜走上了財富之路。我恭祝他:「新春萬事順!蔬菜長得旺,價格一路長!」樂得李叔叔連忙塞紅包,盛情難卻,只好收了。我又來到了瓦工張叔叔家,他們一家正在喝茶,我祝他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錢財如磚砌牆,越摞越高!」王阿姨聽了合不攏嘴,給了我滿滿一捧糖果。接著我又來到了楊奶奶家,祝她老人家「身體健康,萬壽無疆!越活越精神!」她一高興竟然笑掉了假牙,我也跟著樂開了懷。就這樣,我挨家挨戶給鄉親們送上了新春的祝福。我的口袋裡塞滿了紅包,帶來的方便袋也都裝的滿滿的。

拜年結束後,我和小夥伴們匯合,一起來到了徐爺爺家,徐爺爺是個老革命戰士,他的四個哥哥都在抗日戰爭中光榮犧牲了,他也因為戰爭而失去了一條腿,沒能成家,今年九十幾歲的徐爺爺,孤苦伶仃地癱坐在床上,我和小夥伴們給他拜完年後,將自己紅包裡的錢都給了他,一共有兩千多元。我們還將袋子裡的花生瓜子糖果分了類,放在徐爺爺的床上。徐爺爺感動得熱淚盈眶,不住地感謝我們。其實我們才應該感謝徐爺爺這樣的老革命戰士,沒有他們的拋頭顱灑熱血,哪有我們今天如此安定幸福的生活。

寒假結束了,慶祝春節的活動也接近了尾聲,我覺得拜年是我在春節中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篇五:大拜年

我的家鄉豫北農村,盛行大年初一起五更大拜年的習俗。

大拜年,就是不分男女老少跑遍全村實打實地磕頭。先是各自在家給自家老人磕頭,這一磕,晚輩盡了孝道,長輩也體味到了子孝媳賢,說不完道不盡的骨肉親情皆包融在這一磕之中。接著是給本家本院的磕頭,再接下去,便輪到了街坊鄰居了。拜年的人,進門啥也不說,低頭便拜:「大奶奶,給您老人家拜年啦!」如果是在大街上碰見該磕頭的人,就乾脆在他跟前就地一趴:「二大爺,我給您磕這兒吧!」磕頭者,滿面春風;被磕者,心花怒放。在外謀事的,在外

居官的,回鄉省親,照磕不誤,一來表示請安和祝福,二來表示尊重和崇拜。

我家輩分高,全村人幾乎都要到我家拜年。前一撥剛走,後一撥緊跟著就又到了,一撥接一撥,熙熙攘攘應接不暇。就連我這個十幾歲的女孩子每年也有不少人給我磕頭,其中包括那些老態龍鍾的老人們。他們顫巍巍地進得門來,先給我爺爺、奶奶、爹、娘磕頭,然後一轉臉衝著我喊:「給小老姑拜年啦!」看得出,他們有的磕得很莊重、虔誠,令我誠惶誠恐,但也有「磕翁之意不在頭」的,他們打著哈哈給我這年少的長輩磕個頭不過是走個過場圖個熱鬧罷了。他們或捋一把鬍子或攏一攏銀絲,故作驚訝:「喲!這不是小老姑嗎!一眨眼都長大成人啦,俺給您拜年了!」說著,便毫不猶豫地磕了下去,然後吃力地爬起來,瞪著倆眼一本正經地問:「請問小老姑給多少磕頭錢呀?」按習俗我得掏出些新零幣分給他們,這些老者伸手接過錢,孩子似的喊:「俺們買糖葫蘆吃去了!」便歡天喜地地走了……

最難能可貴的是,我們這裡大拜年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內容:互拜。不管是本院的還是街坊鄰居,不管是隔輩還是平輩,只要是上年有齟齬或疙瘩的,通過這互拜都要統統消融或解開。屆時,需要互拜的雙方都會爭先恐後地到對方家中去,如一方先拜上門去,另一方則定要回拜,以達到彼此的寬容諒解。

大拜年,歌鄰里和睦頌舉家安康;大拜年,歌五穀豐登頌國泰民安——這是老百姓相互的良好祝願。

篇六:拜年

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媽媽到陳阿姨家拜年。在路上我回憶起上幾年到陳阿姨家拜年的一幕幕情景浮現在我的眼前。

記得當時,我和媽媽爸爸開車來到陳阿姨家的時候,只看見陳阿姨家的屋頂鋪的只是一些普通的草和破舊的瓦。進到去,爸爸媽媽舊和陳阿姨一家人談話。我就做在旁邊 我望見桌面放著幾顆糖果。我正想身手去拿的時候,陳阿姨一家猶如和我有深仇大恨似的,眼睛死盯著我,使我不好意思的把手收回去。吃中午飯了,我我心裡想:終於有東西吃啦!我第一個跑到飯桌前,望著菘菜使我大吃一驚,那些所謂的菘菜只是一些菘頭菘尾,這些菘菜怎麼能吃啊!我呆呆的坐在飯桌前,我望望爸爸媽媽的神色也像我一樣無奈。我只是吃了一點點白飯就沒吃了。而爸爸媽媽?他們也和我「三斤半兩」所以飯後,我們說了聲再見就匆匆忙忙就走了。

當我回想起幾年前到陳阿姨家拜年的情景,我已經想叫爸爸停車,但是太遲了,我們已經到達陳阿姨家,我無精打采的走出車,望著一棟棟高樓大夏聳立在我眼前,使我大吃一驚。「陳阿姨的家在哪裡?我好奇的問著媽媽。」媽媽笑著說:就是那座。」我邁著輕快的腳步來到媽媽指著的房屋。我情不自禁地大叫了一聲:「很漂亮啊!」進到裡面,陳阿姨拿起糖果就往我的口袋塞。使我樂極了!大家聊了一會兒天,就到了中午飯的時間了,我望著桌面琳琅滿目的菘菜,有魚、蝦、蟹等——真叫人「口水直流三千尺」飯後陳阿姨談起她侄富的經歷。原來因為上年她們種的無土栽培西紅柿有好的收成,而且買的人多,也買得個好的價錢,所以她們才有今天的成就。

原來,拜年可以知道怎麼多事,使我增長的知識,我喜歡拜年。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作文
金牌測算
免費起名
免費測名
個性網名
個性簽名
個性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