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學生作文八篇

粽子的學生作文八篇

1粽子

在千家萬戶的燈光中,有著這樣的影子。

一位母親將粽子給女兒吃,而女兒硬生生的說:「媽,我不喜歡吃這個,不要給我吃,我討厭裡面的花生。」母親的手在半空中僵硬了,「可是,爸爸愛吃有花生的啊!」女兒轉過頭:「那就不要給我吃。」於是,在女兒的記憶中,沒有帶有花生的粽子,從沒。她幾乎忘記了有一種粽子是帶有花生的。直到有一天。

母親累的病了,在醫院裡。父親走的時候告訴女兒自己去拿粽子吃。女兒起來了,興沖沖的跑向粽子,當女兒剝開棕葉時,她驚呆了,一粒粒可愛的花生露出來了,她的眼淚一滴滴的劃過臉頰。女兒的腦海已經忘記了自己對媽媽曾說過的那句話「我討厭裡面的花生」,可是,母親卻刻在了自己的心裡。女兒可以想像的到,母親耐心的挖出一粒粒的花生,自己吃完花生,把剩下的沒有花生的粽子留給女兒吃,想著想著,女兒的淚越流越多,一顆顆淚珠滴到了粽子裡。

女兒又拿起一個粽子,跑向醫院……

母愛,這個偉大的愛,每天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上演著同一個故事。

2粽子

今天班隊課上要談粽子、吃粽子、說粽子。

「叮零零……」上課零聲響了,頓時教室裡沸騰起來了。同學們手裡拿著粽子正等待主持人發號駛令。

主持人先請幾位同學說一說「大肉棕」、「栗子棕」等一些粽子是用什麼線來包的?同學們也很積極,紛紛說了「大肉棕」是用深紅色線來包的,「中肉棕」是用白色線來包的……說完了後,主持人一聲令下,同學們開始開動起來了。

有幾個同學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有幾個同學細嚼慢咽品嚐著;有幾個同學拿著一隻筷子插在粽子上咬著;也有的同學拿著勺子一勺一勺的舀著。我的同桌嗎,買了兩個,他辦了好心,把一個粽子送給了魯陽戈,他一會兒就吃完了,他看著別人吃,心裡不好受。過了一會兒,單老師來拍照了。我竟然也成了拍攝對象,我看著鏡頭傻笑;汪陽拿著筷子吃;胡震超大口大口的吃,像怕別人給搶去了,又像三年沒吃飯……

吃完了粽子,我們該說粽子了。主持人一個一個的叫。有的說粽子的品種;有的說粽子的傳說;有的說粽子怎樣包紮等等,真是無奇不有啊。

今天談粽子、吃粽子、說粽子,讓我們對粽子的瞭解又更深了一步。

3粽子

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可是哪種粽子買來吃才安全呢?下面我向你講講粽子的買法和吃法。

市場上的粽子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綠色葉子包的、有青色葉子包的,還有風乾的黃葉子包的粽子,我們應該選擇那種風乾粽子葉包的粽子,傳統的風乾葉子包的粽子更加安全哦!如果發現小攤上有碧綠碧綠的「返青粽葉」包的粽子,請千萬不要買,這種「返青粽葉」的顏色是不法商人用一種叫硫酸銅的化學藥品處理後的顏色,而不是原始粽葉的本來面目,此種葉子包的粽子不但聞起來香味不濃,而且誤吃這種粽子還會中毒,有一股像硫磺的怪味道。而青色的粽葉只是少加點色素或者沒有風乾而已,也不宜購買這種葉子包的粽子。所以大家不要貪圖顏色好看的粽子,而要買綠色健康安全的粽子喲!

選好了粽子,還得注意粽子形態是否端正,線扎的鬆緊度是否合適哦!帶回家把粽子煮熟後,還要觀察煮粽子的水的顏色,顏色是淡黃色才對,如果水是綠色的,這粽子也是不健康的哦!

另外,小蔡我還要特別提醒:粽子很好吃,但它是糯米做的,吃得太多也不行,搞成嚴重便秘了,那別怪我沒寫詳細和賣粽子的人喲!

4粽子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也有我喜歡的食物,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這天還有一個傳說呢!屈原是一個愛國詩人,為了國家犧牲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每到這一天人們就把粽子拋到河裡給水怪防止水怪吃屈原的屍體。粽子是我的最愛,一提起粽子就讓人垂涎欲滴。

只要粽子那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就像被磁鐵吸住一樣,不知不覺定在蒸籠旁,真香啊!過了兩三個小時,香噴噴的粽子就出籠了,我接過一個粽子,迫不及待地將碧綠的粽葉撥開,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展現在我的眼前了。只見白色粽子裡嵌這幾顆紅寶石(紅豆)真好看。我忍不住了張開大口狼吞虎嚥如風捲殘雲。啊!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最幸福的時刻莫過於此,咦?粽子呢?原來都到肚子裡了,可粽子的美味還殘留在口中,吃了還想吃。

粽子不僅美味,而且做法也很簡單。先拿一條長短相依的長繩,吧粽葉包成漏斗形的,再將在水裡浸泡過的粽米,紅豆裝在漏斗形的粽葉裡,把粽子包起來,最後把粽子放進蒸籠裡蒸上兩三小時,一個美味的粽子就誕生了。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否垂涎欲滴了呢?

5裹粽子

粽子非常好吃,我最喜歡吃了,可是,裹粽子卻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我裹過,所以我可以這麼說。

上個星期天的上午,奶奶準備給我們裹粽子吃。我非常高興。

奶奶準備了肉,放了調料浸著;糯米,也放在水中浸著,後來濾去了水,也放上調料拌好;粽葉,清洗乾淨。奶奶開始裹粽子了,我在旁邊看著。看著看著,我對奶奶說:「奶奶,讓我也來裹粽子,好嗎?」「好!」我就跟著奶奶學著她的樣子裹起來。我把兩張笠葉折了一下,然後,又折了一下。接著,我往裡面放米,中間放了一塊肉,上面再放了一些米。最後一步是把笠葉折過來,再折向下面,把米全部裹住。可是,這一步把我給難倒了。我把笠葉折向下面的時候,一不小心把笠葉弄了一個大洞,米立刻從破洞裡面往外面流。這時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後來,我靈機一動,又拿了一張笠葉裹在外面堵住漏洞。可是沒有用,米還是照漏不誤。我只好請教奶奶。奶奶說:「還是重新裹吧。」我只得拆了重裹。

第二次我用了好長時間才裹成了一隻不像樣子的粽子。可是,我想這是我裹的,總歸也算它是粽子。這時,我看到奶奶一折一折放米放肉放米,再折再折,用線一捆,一隻粽子又裹好了。而且,奶奶裹的是那樣好看,美觀。我心裡暗暗想:以後要向奶奶多學習,多做一些事。

6說粽子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而來的。那麼,端午節有什麼食俗呢?大家會說是吃粽子。沒錯,是粽子,但每個地方的粽子口味都不一樣,現在就讓我來給你們講講粽子吧。

就口味而言,粽子餡葷素具,有甜的也有鹹的,北方的粽子以甜為主,而南方粽子則甜少鹹多。

就拿北京的粽子來說吧。北京的粽子大約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純糯米製成的白粽子,蒸熟後蘸著糖吃;另一種是小棗粽,餡料用的是以小棗、果脯為主;第三種是豆沙粽,餡料用的是純豆沙。而浙江的湖州粽子,有甜和鹹兩種。鹹的是以新鮮豬肉浸泡醬油後做餡;甜的呢?也是以棗泥或豆沙為餡,而其它的品種還有八寶粽、雞肉粽、豆沙粽、鮮肉粽等。四川的椒鹽豆粽也別具特色,它的餡主要有糯米、紅豆、花椒面和川鹽,再加上少許臘肉丁。而我們廣東的粽子無論是形狀和口味都非常多的。如中山的蘆兜粽,其特點是圓棒形,粗似手臂,有鹹又有甜。鹹的餡料分別有燒雞、蛋黃、冬茹、綠豆、叉燒等平常的口味,甚至還有什麼XO醬、鮑魚、金華火腿等的上等配料口味,應有盡有。而甜的就有蓮蓉、豆沙、果蓉、水等等配料。可見「吃在廣東」這句話確實沒錯。

每年這個時候,當我吃著各式各樣的粽子時,禁不住就會想起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

7家鄉的粽子

我家鄉的端午有許多風俗和外地一樣:裹粽子,把一張張粽葉裡放上餡,有的放肉、有的放豆沙、還有的放蛋黃;掛艾草,把一株株曬乾了的艾草掛在門上,可以「辟邪去妖」;喝雄黃酒,用雄黃酒在孩子們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些都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端午,我最愛吃奶奶裹的粽子了。我們嘉興五芳齋的粽子是出了名的,只要外地的人一談起嘉興自然而然的就就會說到嘉興五芳齋的粽子。

雖然五芳齋的粽子名氣很大,也很好吃,但是我奶奶裹的粽子也不賴,選用的都是上好的糯米,又白又香,連粽葉也都是最好的,還帶有竹子的清香。

說到了粽子,就不得不提提我們這兒特有的迷你型的一口粽了,這一口粽就如同這名字,咬一口就沒了,放在餐桌上,大家一直喝酒餓了,就每人一個,墊墊肚子。我們這時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裹粽子,裹粽子的程序非常複雜,而且裹粽子的手法、技巧都非常難,我就簡略的介紹一下:先把糯米洗乾淨,把粽子在水中浸一夜,把洗淨的糯米倒些醬油(包括白抽和老抽),再放些鹽和味精,把糯米攪拌均勻,切一些肉,要切成塊狀,也放些白抽和老抽,接著把肉和糯米裹到粽葉裡(具體手法較難,我就不解說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粽子!我一想到我的家鄉就會想起我家鄉的粽子。

8家鄉的粽子

我吃過北京的烤鴨,我吃過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我也吃過荔蒲的芋頭,這些都是聞名天下的。但是最讓我回味的是家鄉的粽子。

家鄉的粽子是錐形的,它的主要原料是糯米,製作的過程有些複雜。先將糯米洗淨,浸泡3個小時,綠豆也浸泡3個小時,豬肉塊,蔥切成末,浸泡後的糯米和綠豆攪拌再撒上蔥,和弄均勻。取2張粽葉在二分之一處折成漏斗包裹好用粽繩紮緊放入鍋中,水蓋過粽子,用中火煮2個小時間後即可食用。就這樣一盤香噴噴的粽子就呈現眼前。真是讓人垂涎欲滴。小時候每到端午節奶奶都會包上一大鍋美味的粽子,差不多熟的時候,從鍋中會飄出一縷縷香氣,這時我就會跑到奶奶跟前等待著走上粽子,奶奶一端出鍋,我就狼吞虎嚥的吃起來,起碼要吃完兩個才罷休。粽子的香味真是誘人,在米香中又摻和了各種的清香,還有肉餡的香,真是讓人陶醉。粽子不僅美味絕頂,而且還有一個感人的來歷呢!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國亡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之極抱石投汩羅江,為了不讓魚蝦傷害他的身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從此以後為了紀念屈原,每到五月五日端午節人們都用竹筒裝米投入祭奠,後來慢慢形成了粽子。

粽子的美味讓我回味無窮,就算我嘗遍天下所有的美食,我還是最愛吃原汁原味的家鄉粽子。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作文
金牌測算
免費起名
免費測名
個性網名
個性簽名
個性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