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清明作文(一)
一路上,我們再次聞到了農村獨有的風味——「空氣清新」。在繁華的城市裡什麼都好,唯獨空氣受著工業的影響而變得到處是一層煙霧,讓這天空慢慢地變成了灰色,那清新的味道從此在城市裡消失了。回到了這裡,感到在我們頭上的天空是那麼的藍,白雲是那麼的白,我真想永遠的生活在這片天空下,享受在城市聞不到的味道。看完天空,再看看在我身旁的山,真是不能聯想。山上,一棵棵野松挺拔的生在懸崖陡壁的土裡;一簌簌映山紅向我們吐出它的新枝,在春天的陪同下,花蕾漸漸的長出來,彷彿在向我們報到春的來臨;梨樹的枝頭上長滿了白梨花,在春風的呼喚下把它小小的花瓣灑入人間,在路上鋪上了一條白色大道,好像正歡迎著我們在它這裡通行。春天的氣息注入到我的腦海間,讓我心曠神怡。
觀賞完美好春光後,我們開始自己的安排——做竹筒飯。心靈手巧的姑父早就把應該帶的工具給帶來了。「噠噠噠」傳來了姑父砍竹子的聲音,隨後又開始鋸,經過了一番周折後,終於可以把竹筒飯放在火上烤了,我們耐心的等待了好一會兒,竹筒飯終於烤好了,肚子已經哇哇叫的我們,迫不及待地吃了,因為大家都沒有經驗,所以,有的竹筒飯還是半生半熟的。這可害死我了,不能過癮的嘗到竹筒飯的香味,但這總給我們吸取了一點教訓,讓我們下一次做竹筒飯更好了。
吃完飯,我們上山了,我們帶著沉重的心情,爬上很高的山,來到墳墓前,向老祖宗祭拜,求著老祖宗的保佑,讓世界太平,讓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讓公平來結果這場無必要的戰爭。也讓我們這些小荷才入尖尖角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績,不辜負你們這些長輩對我們的期望;也讓全家健健康康,開開心心……按著次序辦完後,我們向著太公太婆說著再見,便又下山了。
一天的路程在這裡結束了,我們也又得回去吃晚飯了。「哎!」時間過得真快呀!一眨眼,一天又這麼結束了。
小學生清明作文(二)
去年十二月,我的曾祖奶奶躺在床上安詳地走了。幾天後,我們把曾祖奶奶葬在了山上的墳墓裡。冬去春來,清明就到了。
以前的記憶中,清明節是一個好玩的節日。小孩子們比賽誰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找到墳墓,誰就是最厲害的人,可是今年我一點也沒有這樣的心情,反而心裡很沉重、難過,因為我從曾祖奶奶去世了的陰影中剛剛走出來,又要去觸碰這一切。雖然她走了,但她的音容笑貌依然浮現在我就在我眼前。
我們來到墳墓前,有的拿掃把掃去落葉灰塵,有的拿鋤頭除去灌木雜草,使墳墓能乾淨一些。小孩子們擺上鮮花。在此同時,我看見了曾祖奶奶的照片,陷入了哀思:「我親愛的曾祖奶奶,您在天國還好嗎?因為我們知道您喜歡熱鬧,並且喜愛小孩子,看到我們小孩子就笑瞇瞇的,()所以我們小孩子都來了,我們來看您了!」想著想著,兩行淚不由自主地落了下來,從悄悄落淚到放聲大哭,媽媽安慰我說:「沒事,沒事,天國裡沒有悲傷,也沒有病痛,曾祖奶奶在那裡會很快樂,不要傷心了,沒事的,沒事的,曾祖奶奶也不希望看到你哭啊!」聽了這番話,我漸漸地停止了抽噎。
打掃時,我在旁邊默默幫忙;整理時,我在邊上遞東西;下山時,我久久不願離去;在路上,我時不時地回頭看曾祖奶奶的墳墓。
回到家裡,我想了很多很多:人在世界上真的是很虛空,我的曾祖奶奶享年96歲,還不是要歸於塵土,有些人會說96歲!那她不是很幸福了啊!其實96年一轉眼就過去了,人生畢竟是短暫的,要學會珍惜。
清明,一個中國的傳統節日,我願托你把我的哀思寄往天國,寄給我最最親愛的曾祖奶奶。
小學生清明作文(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搖著杏花村。
天陰沉沉的,淅淅瀝瀝的小雨,如絲如縷路飄落在大地上,織起一張無涯的綠茸茸的大地上,織起一張無涯的綠茸茸的大地毯,整個大地一片綠意,墳墓四週一片幽靜,兩旁的松柏展著綠色的枝葉,貪婪的吮吸春天的雨露,守衛在這墳墓前,這裡雖然山清水秀,鳥語花香,處處春意盎然,可我們卻根本沒有心思去欣賞這美麗的風景,只是默默地站在姥爺的墳墓前,哀思。
爸爸媽媽和幾個親戚擺好蠟燭,香台,以及等祭祀用的點心、水果,爸爸還把鞭炮、煙花放在墓旁,媽媽也默默地把一包包用黃袋子裝好的紙錢點燃,剎那間熊熊烈火燃起,我輕輕地上前撫摸著姥爺的墓碑,想起以前姥爺那粗糙的大手為我盛飯盛湯;慈祥的眼睛關注著我每一天的成長,心裡像倒翻了五味瓶似的,陣陣酸痛,眼淚在眼眶裡滾動著熱熱的淚珠,最終泣不成聲,任由淚水盡情的流淌下來!
我在心裡默默地對姥爺說:」姥爺,安息吧!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完成您對我的期望,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