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端午為題目的作文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各地過法不盡相同。我認為最有特色的還是我的老家——慶陽的端午。
慶陽是著名的「香包之鄉」,民間藝術文化底蘊深厚。每年的端午節也是這個小城市最熱鬧的時候,因為這時會舉辦一年一度的「香包節」。除了家家戶戶門上掛艾草以外,不管大人還是孩子,身上都會佩戴各式各樣香味撲鼻的香包,手腕、腳腕、脖子上還會繫上五彩線搓成的「花花繩」來祈求平安和風調雨順。
今年的端午節我是在慶陽度過的。一大早,我便喊著要爸爸媽媽和爺爺帶我去「香包節」湊熱鬧。
來到「香包節」會場,哇!可真熱鬧啊!廣播裡鑼鼓陣陣,樂曲激昂,喜氣洋洋。地上鋪著紅地毯,數不清的香包展位前人們熙熙攘攘。有的在與漂亮的香包合影,有的精心挑選喜愛的香包,有的在往自己和孩子身上佩戴香包。最吸引人的當然是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的各種香包了。有巨大的「五連粽」,有精緻的「五毒」背心,有小巧的「虎頭鞋」,有精美的「五彩錢」,還有喜慶的「慶陽娃娃」……
人們面對這麼多精美絕倫的民間藝術精品,無不嘖嘖稱讚。我們一家也不例外。攝影愛好者老爸似乎找到了攝影的天堂,舉著相機各個角度拍個不停。媽媽見到每件香包都愛不釋手,不斷在自己身上試戴。爺爺則是不住地讚歎現在的生活好了,原來端午節小孩戴的小香包也可以做得這麼好。
我最感興趣的是憨態可掬的「慶陽娃娃」香包。卡通的形象,頭上戴著虎頭帽,肚子上繡著大大的「福」字。一針一線,縫得十分認真。整個形象活靈活現,十分惹人喜愛。拿起一聞,還散發著撲鼻的香味。我迫不及待買下它,戴在脖子上,漂亮極了。我們還買了各自屬相的小動物掛在身上,把五彩的「花花繩」繫在手腕上。
肚子有些餓了,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小吃城。這裡有慶陽當地和全國各地的特色小吃。有糖油糕、粘米飯、豆花、蕎面……各路食客們個個吃得滿嘴流油。
最高興的是媽媽發現了小時候吃過而不能忘記的美味——「黃燜雞」。黃燜雞一上桌,一股濃郁的香味便撲面而來。雞肉上包裹了一層黃黃的「外衣」,剝開外衣,鮮嫩的雞肉便呈現在眼前。我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口,哇!好香啊!太好吃了!用嫩、酥、爛這些詞都無法形容了!怪不得媽媽一直念念不忘呢。
我們還品嚐了誘人的慶陽米糕、蒸兔肉、清湯羊肉……樣樣十分美味,最後我都撐得走不動路了。
漂亮的香包,美味的美食,留下了家鄉端午快樂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