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的初中生作文

月到中秋的初中生作文

月到中秋的初中生作文

中秋佳節,圓月當空,自然想起「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光何德,死則又育」等詠月的句子來。古往今來,每至中秋,舉頭望月,懷鄉思人,感從心來,因而也就從不乏詠月的名篇佳句。月亮的陰晴圓缺常常讓先人感慨萬千,然而,在科技日趨發達的今天,我不禁要問,中秋之月真的很圓嗎?

在古代,僅憑肉眼,就算明察秋毫之人,也看不出月亮在中秋這個最該圓滿的時刻有什麼缺陷和不足吧。然而,自從近代天文學家伽利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之後,人們終於有能力揭開月亮的神秘面紗。今年中秋之夜,我用和伽氏天文望遠鏡類似的折射望遠鏡對準了月亮,我想親眼看看憑借高科技月亮究竟是個什麼模樣。鏡頭中,月球表面有明有暗,對比效果十分明顯,這也許就是古人所謂的「月有陰晴」吧。再仔細看,月球表面滿是坑洞,分佈著一圈圈的環形山,月球的南端,一個隕石坑更為醒目,長長的「傷疤」一直延伸到月球中間。再用更大倍數的鏡頭觀測,月球更加醜陋不堪,連邊緣也凹凸不平。這時,我深信月亮從未圓過。

月亮從未圓過,這是古人所不知道的事實,因而絲毫不影響古人對月的吟詠和讚美。今天我雖然親眼看到了,稍有遺憾的我卻也不覺得月亮就醜陋,我甚至幼稚而固執地認為,也許正是因為人們可以寄月抒懷,才不至於像今天每逢中秋佳節,無論身處何地都不辭千辛萬苦翻越千山萬水也要趕回家鄉與親人團聚吧。於是,就有了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有了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了王昌齡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我真的無從想像不能團圓的古人是如何度過月圓之夜的,但吟詠著這些感傷優雅的詩句時,缺憾之美不也已令人心馳神往麼。

時至今日,隨著生活的日益物質化和通訊技術的發達,中秋節逐漸淡出了許多人的視線而弱化為一個可有可無的符號,古人那種借月抒懷的情調也面臨著被譏為小資的危險了。在記憶中,只有今年的中秋節我是和爸爸媽媽一起過的,以前大都在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過的,還有兩次是在外婆家過的。那時,每每在爺爺簡陋的房間裡,在擺滿菜餚和果品的木桌旁,在爸爸舉起酒杯的瞬間,我才能深刻地感受到爸爸對爺爺奶奶的愛,感受到他因對老人照顧不周而產生的愧疚,感受到血濃於水的親情。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每逢中秋爸爸媽媽都要不辭辛苦回到老家,哪怕只是呆上一個晚上。

月亮圓與不圓,那是上天的安排,非人力所能改變,但我們能改變的是人事——月圓之夜,盡可能回到老人的身邊,閤家團圓,舉杯賞月,品幾口瓜果月餅,嘮幾句家長裡短,讓親情圓滿些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作文
金牌測算
免費起名
免費測名
個性網名
個性簽名
個性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