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QQ改變3億人生活方式 

他的QQ改變3億人生活方式 
被《時代》週刊評為2004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5名商界領袖之一

   他用QQ改變了3億人的生活方式

  他是網絡上的實用主義者


  3月16日,騰訊突然宣佈成功收購Foxmail軟件和有關知識產權,「我們看中的是Foxmail的技術和客戶。」馬化騰這樣對記者說。

  在位于飛亞達大廈10樓的會議室裡,目前已經擁有總用戶3.7億、同時在線突破1000萬的QQ的創始人馬化騰接受採訪時的語氣始終很平淡,讓人一時有點迷惑:這就是那個把QQ玩得團團轉、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2004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5名商界領袖之一的馬化騰?


  
  所謂的玩,是想知道這個東西為什麼好,用戶為什麼會喜歡,是用研究的心態去嘗試。

  互聯網上的東西都是現實社會的延續。從書信到電話,再到後來的Email,都是升級並不是取代。

  1

  生活中他絕不提供驚喜:車和時裝與我無關

  網絡實踐時刻讓人驚訝:QQ、QQ秀和網上拍賣

  馬化騰這個人本身是絕對不容易讓人驚喜的。陌生人從來沒有在公司電梯裡認出馬化騰,只當他是個寫軟件的。但他就是以不讓人驚喜的外觀不斷給人驚喜。

馬化騰被美國《時代》週刊和CNN評為「2004全球最具影響力商界人士」:因為他和QQ這隻小企鵝改變了3億人的生活方式。QQ的誕生可以說是第一個驚喜。

  馬化騰這個人本身是絕對不容易讓人驚喜的。

  他出現在記者面前時,差點讓人沒認出來。他太樸素了,又比照片上年輕太多了。單看外貌,他完全和眾多媒體渲染出的傳奇形象沒有關係——用直覺更願意這樣描述他:嗯,他只是騰訊一個工程師吧!事實上,騰訊一名員工告訴記者,出入這棟寫字樓的電梯時,陌生人從來沒有認出馬化騰,只當他是個寫軟件的:白淨的面容,金絲邊眼鏡,略瘦的身材,這些都非常符合理科生特質。

  在互聯網以外,馬化騰幾乎沒有辦法列舉他還關注什麼。「精力總是有限的。」他笑著說。車、時裝這些,他基本不懂,只知道一些基本的服飾禮節,用於工作。你讓他說互聯網,他語速很快,一個又一個夾雜著中英文的句子從他嘴裡蹦出來,好像完全不經過大腦。但你要問點什麼生活話題,他就開始有點語塞了。這種語塞不是出於對問題的迴避,而是,他好像真的沒有關注過這個話題,也忘了自己在這個問題裡是什麼樣子,所以需要好好回憶一下。

  不過,好像他至少還有興趣換手機的彩鈴——這是記者給他打了2次電話後的發現。但是,馬化騰很不在意地說:「哦,那是我們出了這個業務,我自己測試體驗一下。」結果還是沒逃出工作的圈子。

  從他1993年畢業後接觸網絡到現在,馬化騰的生活幾乎都被網絡覆蓋著,一直沒有什麼變化。現在馬化騰每天大概有10個小時泡在網上,不放過任何一個最細小的資訊,一直到凌晨2點才睡覺——選擇深夜這個時間段,也是因為這段時間是一天中QQ服務高峰期,可以更好地和用戶共同體驗。

  他就是這樣一個被工作覆蓋的人,看起來沒有私生活,沒有個人情調,沒有強烈業餘喜好。原本,總還想著馬化騰應該有一些不一樣的樣子,但是,當他坐在記者面前,話題總是集中在網絡上,你就知道,驚喜是不可能存在的了。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沒有驚喜的人,在他的專業領域,從1999年開始,做了不少讓人驚喜的事情,給了網民們很多驚喜。

  1998年11月,馬化騰利用炒股所得的資金與大學同學張志東在深圳註冊了一家公司,開始研發自己的軟件。3個月後,1999年的2月,他和他的同事們開發出第一個「中國版」ICQ——OICQ,即QQ的前身。不到一年,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軟件就發展了上百萬名用戶。2004年年底,馬化騰被美國《時代》週刊和CNN評為「2004全球最具影響力商界人士」:因為他和QQ這隻小企鵝改變了3億人的生活方式。QQ的誕生可以說是第一個驚喜。

  2003年8月,騰訊推出QQ遊戲中心。緊接著,2004年,騰訊宣佈進軍網絡遊戲的另外一塊市場——棋牌休閒遊戲。關於2005年,馬化騰的計劃是每月至少推出一款小型在線遊戲;每三個月推出一款中型規模遊戲;每九個月推出一款全方位的多角色遊戲。馬化騰說,目前騰訊從事遊戲開發的員工大約是100個,這個數字在今年年底將增長為300個。遊戲功能的不斷擴大和提升,這絕對是網民們在1999年開始註冊QQ時沒有想到過的。

  當然不能忘記QQ秀,一個可以自由變換角色服飾和居家場地的服務,這個馬化騰泡在網絡時的新發現,簡直成了用戶們的一個童話實踐場所。

  馬化騰說,今年下半年,騰訊將推出網上拍賣。這會是另一個值得期待的驚喜事件。

  當然,以上這些對用戶來說屬於驚喜的事件,對於競爭對手來說,結合了騰訊用戶、業務的增長,更多的時候也許是一種驚訝。小企鵝並不像它的外表看起來那麼無辜和單純。它背後的馬化騰,關注著整個互聯網的一切變化,琢磨著到底該把什麼融合到自己的業務中去。
  以軟件工程師的務實姿態切入虛擬社區

  戰略上激進,戰術上潑冷水

  馬化騰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說,做個以網絡謀生的商人,並不比做傳統實業的企業家更具浪漫色彩。「所謂的玩,是想知道這個東西為什麼好,用戶為什麼會喜歡它,是用一種研究的心態去嘗試。」從一開始接觸網絡,馬化騰就是這樣的實用主義者。他對網絡的定義從來都是在「有用」這兩個字上。他說自己很激進,很多公司的新業務都是他挑頭做的。但是,這是戰略上的積極,在戰術上,他卻經常會潑冷水——用戶真的需要嗎?真的會受歡迎嗎?有沒有什麼壁壘?有評論說,互聯網早就度過了「拍腦袋」的空想時期,而馬化騰從來沒有「拍過腦袋」。

  表面看起來,事情就是有點矛盾的感覺:馬化騰這個本身略顯平淡的人,卻做著讓人驚喜不斷的事業。但是,如果真正理解馬化騰的身份,就會很容易明白這當中的邏輯。

  馬化騰的身份,與其說是騰訊的CEO,也許更深層的是一個軟件工程師。因為寫軟件,所以最關注的就是用戶的體驗;因為寫軟件,所以非常專注地投入到行業中研究。而當他把大部分的時間全都投入到對這個行業的鑽研中的時候,他必然沒有多餘精力和時間去考慮諸如怎麼樣讓每一天過得與眾不同這樣的問題。

  所選擇的行業決定了馬化騰必須保持自始至終的專注和務實。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一開始,選擇了這個商機,迫於生存的壓力,必須非常投入,那麼到現在,他給人感覺到的狀態,是已經走進了一個專注和務實的循環。

  作為一個有著1500多名員工的公司CEO,他需要負的責任越來越大,這常常讓他感覺到壓力。他必須不斷尋找新的商機,來增加現有社區關係鏈的黏合度。只有給社區關係鏈增加商務關係,讓這個鏈條更加緊密,彼此間的關係更加錯綜複雜,這個社區才能夠保持地位,才不會被別人替代。

  QQ所形成的社區關係鏈有很濃的虛擬色彩——它不是一件切實可見的商品,但是,能夠推動關係鏈發展的,卻必須是絕對的務實。

  馬化騰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說,做個以網絡謀生的商人,並不比做傳統實業的企業家更具浪漫色彩。「所謂的玩,是想知道這個東西為什麼好,用戶為什麼會喜歡它,是用一種研究的心態去嘗試。」從一開始接觸網絡,馬化騰就是這樣的實用主義者,保留了非常本色的軟件工程師狀態。他說,從一開始他就知道網絡哪些方面是有用的,是有目的地選擇,並不只是玩。馬化騰接觸網絡的時候就不是一個簡單用戶。後來做惠多網時,他做到站長,發現網絡可以提供新的通訊方式。他對網絡的定義從來都是在「有用」這兩個字上。

  他說自己很激進,很多公司的新業務都是他挑頭做的。但是,這是戰略上的積極,在戰術上,他卻經常會潑冷水——用戶真的需要嗎?真的會受歡迎嗎?有沒有什麼壁壘?他一定會在行動前思考很多這樣的實際的細節問題,以確保在真正開始做的時候能夠找一個好的切入點。有評論說,互聯網早就度過了「拍腦袋」的空想時期,而馬化騰從來沒有「拍過腦袋」。

  騰訊所要做的事情沒有參考。馬化騰認為,要做事情,就必須實在,要有理有據。這也是他認為的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你別指望能在QQ上和他一個勁閒聊。馬化騰說,他的QQ上的朋友大都是行業內的,所談話題也基本是行業內交流。如果你問他壓力大了的時候想怎麼休息、放鬆,他的回答一定讓你失望:「睡懶覺。」

  不過,馬化騰非常享受在工作中的樂趣,比如開發一個新的項目,經常會讓他快樂。儘管生活狀態整體看來有些單調,無非是上網工作、開會、睡覺,但他覺得這挺好。「不是非要豐富的。如果能有趣味,那最好,但我不會強求。」

  馬化騰說自己工作這麼久,人本身沒有增加很多豐富的社會閱歷。沒錯,他就是這樣一個很簡單的IT人,他的視線範圍所及之處,幾乎全和他的技術、網絡相關。從這一點看,他的形象忽然和小企鵝那種單純、簡潔的樣子重合了起來。

  ■ 馬化騰編年史

  1971年10月出生

  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深圳大學計算機專業學生

  1993年4月至1998年10月,潤訊通信發展有限公司工程師

  1998年10月至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CEO

  2004年底,被美國《時代》週刊(《TIME》)和有線新聞網(CNN)評為2004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5名商界領袖之一;獲得香港理工大學第四屆紫荊花杯傑出企業家獎、「2004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新銳獎」獎盃

  馬化騰論現階段的互聯網

  格局清晰還需8年

  機會很多,但感覺比較累。資本投資者很著急,因為競爭對手的關係被迫做事情。比如,國內一個很有名的門戶網站被逼著也要上遊戲。重複建設,非要把一個人拚死不可。但是,在總體競爭格局未清的時候,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只可能是互相打。最後怎麼樣很難說。比如遊戲,我們一開始做遊戲的時候也會有很多人不看好,但重要的是抓准思路做起來,做同樣的事情,要看用什麼方式,找自己最合適的。如果要形成像國外那樣的格局,至少還要8到10年。現在國內互聯網的電子商務還沒做起來,廣告業務也沒發展。這和整個中國國情相關,經濟、金融體系未完善,比如信用卡未普及等等。整個互聯網的高端功能未有體現,但在低端功能需求上,人口數量迸發。沒有在一個正確的方向走,但卻走了很多歪路。

  ■ 人物話本

  我和陳天橋理念不一致

  深圳雜誌:今年2月,盛大閃電收購成為新浪的第一大股東,盛大董事長陳天橋稱,要把「幾萬家.com燒錢做的內容移到IPTV(網絡電視)」上。有報道說,在接二連三地上市之後,互聯網公司似乎走到了「三岔口」,關於誰和誰會站在一起,哪家公司要做什麼業務,似乎一切皆有可能,關鍵在於選擇。你們會有什麼新選擇?會和誰站在一起?

  馬化騰:有考慮過,但僅僅是作為一種分析,去看它的利弊。但目前沒有任何計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挺難的。

  深圳雜誌:有報道說,騰訊很可能是陳天橋的下一個目標。對此,你怎麼看?會擔心嗎?

  馬化騰:很多人都把我們作為假想敵。國外的投資公司,都很認可我們的無形價值,覺得我們能用很少的錢,發展起來又很快。陳天橋確實曾找我們很多次,但目前不可能。大家理念不一致。但是不能單從收入上評判公司的價值。我們現在是90%的潛力沒有去挖掘,只把10%的變成收入。公眾以為你價值很小,但實際上不是這樣。

  一夜暴富有偶然有必然

  深圳雜誌:互聯網界有著一夜暴富的不少故事,你怎麼看待?

  馬化騰:這個行業就是這樣。一段一段的時間,會出現這樣的事情。以前互聯網不賺錢,後來出現了短信、遊戲,隨之產生了泡沫,這上面投資的90%的錢都是虧本的,只有5%左右是賺錢的。這當中有偶然也有必然。最終還是取決於你所做的不同種類,看自己怎麼轉變。

  深圳雜誌:在這樣的氛圍下,你覺得對於騰訊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

  馬化騰:一個是讓我們的平台增長。就是用戶群的增長,保持每年2千萬用戶的增長。二是挖掘用戶價值。用戶資源是一個原材料,具體要看你去怎麼挖掘。是做無線?遊戲?在線個性展示?我們要做的基本會涵蓋互聯網上所有的內容,通信、娛樂、電子商務、媒體等等。但是會挑選,符合我們的就先做。

  挑選人才重視人品

  深圳雜誌:你是否知道私底下你的員工對你的評價?你的媒體曝光率也很高,你怎麼看待媒體上的形象?你是很介意自己公眾形象的人嗎?

  馬化騰:他們都習慣了,可能會覺得我話不多,但注重細節。也有怕我的,大概是覺得我不大說話,有點冷峻(笑)。其實我和你熟悉了,瞭解了,話就會多。

  誰都想在公眾面前保持一個很好的形象吧。也不是好不好。真實就行了。沒有誤解就可以了。

  深圳雜誌:作為騰訊的CEO,你怎樣挑選公司的人才?你的標準是?

  馬化騰:重視人品。否則再好都難搞。老是有歪念的人不要。這個基本上談一談還是可以看出。比如說話非常花、油,很懸乎。或者有的人性格上有缺陷,總是更多為自己考慮,心胸不開闊,這個在工作中可以看出。

  有夢想,並且踏實,別太異想天開。希望你工作是為了做事情,是為自己的成長,而不是單純為了薪水、職位。當然這些可以追求,但前提是做事情本身,是為用戶增加價值。

  感情要看緣分

  深圳雜誌:如果哪一天網絡消失了,你會做什麼?

  馬化騰:寫軟件啊。我本來就是寫軟件的。

  深圳雜誌:很多人都覺得你不擅言辭,你和朋友在一起時也這樣嗎?好像你給人的整體感覺比較平淡?

  馬化騰:和熟的人在一起也會話多。總體來說,我是綜合型不健談,專業型健談。我不大會激動,有的時候需要鼓勵、煽動,我也會興奮,但大部分時間不算太激情。

  深圳雜誌:你非常務實,又喜歡潑冷水,這種工作中的態度會不會成為你感情的障礙?可能,感情不是一個在實施前就要考慮得非常周到的東西?

  馬化騰:也可能吧。每個人都有。感情要看緣分。(停頓)我不清楚,要麼潛意識有影響。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綜合資訊大全
金牌測算
免費起名
免費測名
個性網名
個性簽名
個性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