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筆點評:MSN Space與Q-Zone大對比

辣筆點評:MSN Space與Q-Zone大對比
Q-ZONE(QQ個人空間),MSN Spaces(MSN個人空間),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細細看來,則隱現蛛絲馬跡,兩者都透露出社會網絡軟件(SNS)的影子, 最為顯注的特點就是背後強有力的即時通訊軟件(IM)的支持,Q-ZONE倚靠QQ,而MSN Spaces的背後為MSN Messenger。本文就Q-ZONE和MSN Spaces相關功能展開介紹及點評。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MSN Spaces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Q-ZONE

  
  一、註冊及界面
  首先,我們需要有一個QQ號,在Q-ZONE推出免費體驗時,需要使用英雄貼才可以激活使用,隨著6月8日新版Q-ZONE的正式推出,用戶只需要在新版QQ客戶端和網站中訪問Q-ZONE即可激活使用;但目前騰訊每天只在固定時間發放共十萬激活資格。自MSN Spaces正式推出以後,註冊用戶成幾何形式增長,使用MSN Spaces前需要有一個MSN帳號,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可以根據嚮導註冊完成。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Q-Zone登錄後的界面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MSN Spaces登錄後的界面
  點評:Q-ZONE功能眾多,默認界面顯得比較大方,可以隨心所欲更改空間裝飾風格,使得Q-ZONE夠炫、夠In,迎合青少年的心理;MSN Spaces則彰顯大家風範,簡約且沉穩,又不失其娛樂風格。兩者界面風格截然不同,我們可以看到兩者的定位,Q-ZONE定位在年輕人,「新新人類」的範圍,小朋友、小女孩等更加喜歡;MSN Spaces的用戶是對Blog的概念有一定瞭解,追求時尚網絡生活的年輕族群居大多數。當然,經過自定義設置之後,任何頁面都有可能更加炫麗或者簡潔,筆者發現,如果我想把Q-ZONE的功能、操作或者顏色設置得更簡約一點,似乎是一項難以完成的任務。另外不論是Q-ZONE主頁,還是QQ個人頁面,均無法用Firefox瀏覽器等正常瀏覽,而MSN Spaces則可以完美的處理,即使是一些炫目的視覺效果。
二、日誌和Blog
  Q-ZONE — 日誌:QQ的簽名默認提交到日誌的個性簽名欄目裡不失為一個好主意,像我這種不主動提交日誌卻經常更改簽名的人來說,突然見到自己留下的一長串簽名,頓時覺得這個功能做得不錯,比較貼心。另外,Q-Zone裡所選的「我關注的日誌」有更新的話,會在也會在QQ的客戶端上得到顯示。
  MSN Spaces — Blog(網絡日誌):MSN Spaces的重點在於Blog,實現了blog的所需要的功能,如發佈日誌,評論,引用通告,RSS聚合等等。在內容發佈中,可以做到Email發佈是一項很實用的功能(需要用戶手工開啟)。
  點評:日誌和Blog,可以說是相同的事物的不同的說法和應用,Blog的概念相對較專業,近兩年,Blog文化已經開始向各層次網民普及。Q-ZONE日誌對於人們來說似乎更容易理解,與傳統論壇(BBS)風格相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日記的概念在Q-Zone這個產品中強調的更多,讓人很容易產生這樣的理解——一個可供留言的日記本。根據現在的媒體對Blog的報道介紹,想要初次建立自己的網絡日誌空間的用戶,應該不會選擇對「blog」這個概念隻字不提的Q-ZONE吧,當然不會有絕對的情況,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任君選擇了。
  不過,Blog也好,日誌也好,甚至更大眾化的日記也好,其實都不過是用一些通俗和專業的字眼包裝著一個這樣的概念:通過文字表達,圖片記錄,音樂品味來展現自我的一個平台。
  三、相冊
  Q-ZONE和MSN Spaces均提供相冊空間,MSN Spaces提供30M的存儲空間,Q-ZONE則針對會員提供100M或更多的相冊空間。兩者功能沒有太多的差別,不同的是,Q-ZONE功能單一,一次僅能上傳一張圖像,而MSN Spaces則提供同時多張圖圖片上傳,操作類似資源管理器,且採用幻燈的表現形式,簡單方便(此功能僅在IE中實現)。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MSN Space 圖片上傳窗口
  四、音樂
  點評:在音樂表現方面,Q-ZONE優於MSN Spaces,兩者均提供音樂列表功能。Q-ZONE中使用「音樂盒」標籤,QQ高級用戶可直接在QQ音樂中購買音樂並實現網頁音樂播放,同時也可以收藏其他Q-ZONE用戶的音樂,娛樂性明顯加強。MSN Spaces中音樂評星級功能與微軟媒體播放器(Windows Media Player)中極其相似,可見MSN在用戶體驗功能設計中的一致性。
  五、其他功能及特色
  Q-ZONE中分別設置有留言板和互動欄目,雖然功能相似且單一,但分開的好處在於當用戶不是很熟悉的情況下,有著明顯的導向性。另外Q-ZONE「迷你屋「引入QQ秀和QQ家園的功能能吸引更多的用戶,在QQ大量虛擬化產品和服務中,QQ秀和QQ家園做得非常好,滿足好玩、愛美人士的需求。明顯可見,這類服務能吸引大批女生的追逐,即使她們操作不熟悉,也會千方百計去弄懂,也會有男生幫助其解決,更多漂亮的虛擬道具產品則需要用Q幣來購買(高級會員需要支付每月費用),更妙的是,產品會過期,過期產品需要重新購買使用,這樣無疑為QQ帶來了更多的收入。當然,QQ已經將這些玩弄於掌中。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QQ家園被整合為Q-Zone裡的迷你屋
六、與IM軟件的關係
  評點:Q-ZONE之於QQ,MSN Spaces之於MSN Messenger;前者緊密結合,後者已經有著結合的趨勢;前者Q-ZONE不能沒有QQ,後者則可以有更加緊密的聯繫和宣傳效應。在IM軟件QQ 2005 Beta2和MSN Messenger 7中,均有些許的功能增強。在Q-ZONE和MSN Spaces中有更新時,QQ用戶提示面板會顯示更新文章和滾動圖標顯示,MSN Messenger中也有相應圖標顯示並提供卡片預覽功能,可以很方便的轉向用戶個人空間。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MSN Space和Q-Zone的更新均可在IM客戶端獲得體現
  七、結語
  Q-ZONE,是騰訊第一次引入的網絡日誌類的服務產品,卻對當下已被吵得很熱的Blog概念不過分渲染。基本的網絡日誌功能,音樂圖片展示功能,都能幫助用戶很方便的記錄生活中的點滴。而且還針對用戶群的年齡層次突出前衛,娛樂的風格。神奇花籐,掛飾,漂浮物等虛擬道具,能夠很好的營造時尚個性的氛圍,也有較易實現的收費方式。但是對心情日記本的定位的確太過狹隘且花哨,試想,有誰願意在一個五顏六色的空間裡來討論專業技術,時事政治。自己的空間前衛與否,應該由用戶來決定,而不是只能選擇:花哨與更加花哨。況且頁面過於花哨,就必然帶來各種瀏覽方式的兼容問題。這樣的產品概念,很容易讓用戶過多的關注那些虛擬的道具,而將主要的網絡日誌功能廢棄在一邊。當然,這也可能正是騰訊所期望的,雖然騰訊的用戶一次性購買力還相當低下,但QQ秀已經培養了部分騰訊用戶為這些虛擬的道具樂此不疲的掏腰包的習慣。
  MSN Space風格才比較趨近於媒體所報道的Blog服務。默認清爽簡約的界面,透著強烈的微軟風格。經過皮膚的調整,模塊的自定義組合,同樣可以把空間打造得五彩斑斕,這才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得自定義。雖然說自定義權限很大。但是MSN Space卻始終沒有脫離Blog這個概念,微軟也似乎不太打算來對這個服務收費。因此用戶們得已在這個優良得環境下對各種話題展開評述,討論,一抒自己的真情實感。對RSS,Firefox等各種瀏覽終端的支持,也顯示了MSN Space的專業程度。但略顯遺憾的是,「圈子文化」等顯著的SNS(社會網絡服務)的特徵尚未融入到MSN Space中。

  QUOTE: 注意:你在Q-ZONE上傳的圖片,blog文章,版權都是屬於騰訊QQ的,不屬於你個人,騰訊可以任意轉載使用而不需要付稿費或圖片使用費,不信各位看QQ的用戶協議。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綜合資訊大全
金牌測算
免費起名
免費測名
個性網名
個性簽名
個性資料